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先签订单再种粮 生态品牌闯市场

攀枝花日报 2017-11-21 12:59 大字
 

□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

秋收时节,广西象州这个地处大瑶山西麓的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寺村镇上山村大士会3组村民黄祖球的家中,稻谷堆满了谷仓。

黄祖球今年在种粮合作社的引导下尝试种植黑米,第一年就喜获丰收,由于黑米的销路好,秧苗刚种下地,合作社就承诺全部保价回收。

黄祖球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原来种普通杂优水稻,每亩产量接近900斤,每斤价格1.6元,现在种黑米,每亩产量1000斤,每斤卖2元,自己5亩水田,增收了近3000元。

依托大瑶山水源种出的象州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销路广。近年来,象州县陆续出现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从育秧到收仓实现全程机械化,劳动强度降低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以前种粮既辛苦,产量又上不去,现在机耕路修好了,水利设施完善,合作社提供谷种、包回收、统一田间管理。”村民黄伟凡说,种粮效益提高了,相比外出打工,自己更愿意留在家里种地。

种粮大户翁学初种植了近1000亩水稻,今年他使用了中药防治和生物农药结合的方式。“这样的生态种植成本虽然高一些,但是种出来的大米价格比普通大米高60%以上,效益非常明显。”翁学初说,随着市场对大米质量要求的提高,种粮户也在调整种植思路,顺应市场形势。

广西象州县双穗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祖强介绍,全程机械化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生态种植保证了产品质量,但是提高种粮效益还要靠精准对接市场。

“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先接订单再种粮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种什么品种。”黄祖强说,为提高优质大米的附加值,他们打造了自己的品牌,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提供各种样品给采购商检测,产品质量很快就得到了市场认可,现在订单已经超过了产量。

农资价格上涨、租地价格高、人力短缺、经济作物的冲击……谈到种粮前景时,黄祖强认为,走机械化、生态化、品牌化的粮食生产模式,大米价格就有保证,就能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新华社南宁11月20日电)

新闻推荐

运江镇: 净水工程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太好了,我们终于能用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啦。”11月13日上午,看着家里的水龙头“哗哗”流出干净的自来水,运江镇运江社区居民陆金萍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看到抽上来的泥沙水就头疼。”陆金萍介绍,在...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