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中粮仓”稻谷种植销售开启新模式: 先签订单再种粮 树好品牌闯市场

来宾日报 2017-11-09 11:08 大字

核心提示

象州县全县种粮面积达54.9万亩,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被誉为“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眼下正值晚稻收获季节,记者走访象州和金秀多个乡镇发现,这片区域的稻谷种植销售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先签订单再种粮,树好品牌闯市场。

以前 粮企组建专业收粮队“抢粮”

依托金秀大瑶山水源种出的象州米、金秀米大受市场欢迎。许多粮食加工企业由此聚集该粮食产区的各个乡镇,如大型的粮企——广西象州太粮米业;据悉,到2010年,金秀桐木镇已经聚集有2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2011年,有的粮食加工企业为从粮农那里收到更多的稻谷,还组建了一支支专业收粮队,下村入户收粮。当年一则题为《米商象州田间地头“抢”粮》的新闻轰动一时,由此可见“桂中粮仓”出产的大米确实十分受欢迎。

变化 全程机械化+订单种粮

象州县农业局负责农机推广的吴有才介绍,2013年开始,象州县寺村、中平、运江、水晶、罗秀等乡镇陆续出现多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从育秧到收仓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1月5日下午,记者见到象州县运江镇种粮大户韦东明时,恰逢天空飘着细雨。韦东明笑说,“有收割机、烘干机,下点小雨不影响我们收稻谷。”据了解,2013年,韦东明购进水稻育秧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拖拉机等水稻种植全套机器设备,并成立象州县运江镇东文农机专业合作社。随后其种粮面积由原来的每年五六十亩,扩大到500亩,而今年的种粮面积更是达到了800亩。

“客户需要哪种米,我们就种什么品种的米,签了订单再种粮。”韦东明告诉记者,2016年,运江、寺村三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抱团,成立广西象州县双穗米业有限公司,结束了种粮卖粮的传统模式,改为按照市场需求,自己种粮、自己卖粮。

“这些都是我们跟粮农签订的保价收购优质谷的合同,一共签了2000多份。”广西金秀大瑶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李军拿出一摞订单告诉记者,每年开春,该公司会通过短信等方式,让粮农选种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的稻谷,签订订单后,公司统一购买种子,保价收购稻谷,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公司会以市场最高价收购粮农手中的稻谷。许李军告诉记者,现在订单种粮户多了,粮农都是把收到的粮食直接拉到粮企卖,少了专业收粮队的环节,收入增加了不少。

趋势 树好品牌才是出路

“要闯市场,树好品牌才是出路。而树好品牌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大米的源头——稻谷,一定是优质谷、好品种。”许李军对这几年种粮、卖粮的新变化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表示,金秀大瑶山米业公司整合桐木多个米业加工企业,抱团闯市场,最关键一点就是确保树立的品牌不变味,订单农业是必然趋势。而他们公司确保大米品质的做法是,统一选购粮食品种,种植过程中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田间管理。“有了品质保障,树立的品牌才能被市场认可。”

韦东明说,因为粮食品种多样化、种植管理水平不一,大米品质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为此,他和象州寺村镇翁学初、黄祖强等三个种粮大户合伙成立米业公司,统一选购营养价值高、价格好的黑紫米、黑米、红米、百香、丝香等几个品种,田间管理统一使用生物农药,以此打造富硒米、零农药残留的高品质大米品牌。

“10月11日,我们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农博会,10月底参加梧州宝石节农特优产品展,11月2-5日,参加南宁东盟博览会农特优产品展,12月初还要参加在桂林举办的农博会。”韦东明表示,合伙办米业公司后,凡是能推广产品的博览会他们都尽量去参加,签下订单后,再决定种什么样的米。

“农资涨价、人工贵、地租高涨。”对于种粮的出路,韦东明等人有几点担忧,特别是种植收益更突出的砂糖橘等作物的影响,不少农民把良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他表示,虽然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比种粮食获得的收益高,但是其中的风险也相对要高很多,他会坚定自己的种粮事业。“打造好大米品牌,就能卖出更高的价钱,这样就不愁农民不种粮。”韦东明说。■晚刊记者 吴清文

新闻推荐

孝心敬老爱心传递

10月23日,县妇联联合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与县金舞之韵艺术培训机构联合到罗秀镇礼教村开展“儿童家园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对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开展慰问活动,给他们送去温暖与问候。(覃芳鲜摄影报道)...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