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土文化 演绎古今风流 武宣县乡村古戏台拾遗 □陈冬梅 文/图
三里街古戏台前台与后室之间的木质屏风。 三里街古戏台保存较为完好。 2018年4月18日是农历“三月三”,群众在三里街古戏台观看文艺演出。 桐岭镇湾龙村国策戏台。(2014年1月19日摄) 桐岭镇人和村戏台。
戏台,是千百年来民间舞台艺术的主要活动场所,更是纪录和见证一方文化演绎发展的平台。“洞世事谙人情悲欢离合,绎彼此演古今喜怒哀乐。”戏台有社会教化、乡村娱乐、文化传承和百姓交往功能,每一座古戏台,都是一个包容世俗、人文、智慧与兴衰沉浮的历史博物馆。
据《武宣县志》记载,1949年前,武宣县城建有戏台三个,分别是武庙戏台、武宣小学戏台和武宣中学戏台,如今均已拆除。乡镇二塘街、桐岭街、三里街亦建有戏台,其中二塘街戏台于1960年拆除。2014年,武宣县三里镇三里村三里街入选广西首批传统村落。经现场走访,三里街古戏台目前保存较为完好。该戏台位于三里旧街中心,旧街保留着明清以来的建筑风貌,街区主要保存了北帝庙、古戏台和明清民居。三里街古戏台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广西遗存的古戏台中,属于较少的建在圩场上的戏台。
沿着狭长的巷子走进古圩,穿过介于两排居民铺子间的圩场,笔者来到一座外形简朴的古戏台前。现年80岁高龄,在戏台边住了一辈子的高逢生精神矍铄、思路清晰。高老告诉笔者,他听前辈老人说,这个圩场是林氏家族所建,建圩场的同时建了宗祠与戏台,以便族人和赶圩的人看戏。
三里街古戏台,乍看之下并无特别之处,歇山式二层砖木结构,戏台白墙绿瓦,台顶天面构造精巧,竹筒式筒瓦,四面倒水,四角弯曲上翘,前台与后室之间为雕龙刻凤的木质屏风,屏风上方是一幅斑驳的人物彩绘,屏风两侧刻“纤歌凝而白云过,爽簌发而清风生”对联。“以前台柱上还有一副出名的对联。”据高老回忆,那副对联写的是“登妙高台可幸可观一日流传千古事,微歌步舞有声有色万人共听八音谐”。
“上面那副彩绘,是有名的剧本《打金枝》里的剧照。”说起剧情,高老立即来了兴趣:“大唐升平公主风风光光地嫁给汾阳王世子郭暖,新婚燕尔,小两口浓情蜜意十分恩爱。可是,这位刁蛮任性的公主在公公郭子仪八十大寿之日,自恃皇家身份高贵,不前往拜寿,令郭暖颜面尽失,引起众议。郭暖怒而打了公主两巴掌,公主便向太后哭诉告状,太后逼求唐皇治罪郭暖。郭子仪知道后,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加封郭暖。沈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嫌隙,和好如初。”
“这部剧的寓意是做人要讲究礼仪,不要居高自傲。”高老告诉笔者,以前群众最喜欢看彩调《三看亲》《王三打鸟》《阿三戏公爷》《樊犁花斩子》等,戏台前多卖水果蔬菜,戏台后的圩场卖家禽牲畜,每到年节或圩日,附近都挤满人。戏台建在圩场,唱戏的间歇演员可去“饮场”,有的群众从农村挑猪仔来卖,看完戏后竟忘了哪个猪笼里装的是自家的猪。
据高老介绍,三里镇很早就成立了文艺队,戏台演出主要以本地文艺队为主,有时也请桂戏、粤戏来表演。街道上有个常青馆,每年“三月三”“四月八”是街上最热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三四桌亲戚来做客,不管是演戏、唱戏还是看戏的人,吃饱喝足后都往戏台前凑。常青馆还组织抢花炮。在抢花炮的日子里,古立、古旺、勒马等远近村庄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有的来给本村的花炮选手呼喊助威,有的姑娘来寻如意郎君,但大多数还是去看热闹。抢花炮前,常青馆会事先请编织手艺高的人用青细竹篾或藤条编织三至五个茶杯口大小的圆圈,外面缠上红布,再以红绿丝线扎牢。主持人宣布抢花炮开始后,将红炮圈放在铁炮的筒口上,然后点上火药放炮。红炮圈被射上高空,各村的选手争先抢夺,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红炮圈有时落地,有时也可能落到水塘、屋顶或树枝上。不论落在哪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寻找,个个奋不顾身,人人勇往直前。
“抢花炮不管有多热烈,现场都没有发生过打架的情况。”回忆起当年抢花炮的场景,高老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抢到红炮圈之后,还必须在人人争抢中‘过关斩将’,将其送到裁判台上拜猪头才算获胜。抢得头炮者,会得到一头染红的大肥猪头和谷子等奖品。”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三里街古戏台保存基本完好,虽几经修缮,但基本保持原样。从1995年起就在三里镇文化站工作的王崇华告诉笔者,这么多年来,三里街上的文化活动一直都在古戏台举行,只是近两年戏台变成危房,用得少了。可见,古戏台不仅给村民带来无限欢乐,也传播了崇文尚武和乡村和谐文明风气。
据《武宣县志》记载,武宣县山歌剧于1952年在三里镇白米村兴起。当时,民间歌手曾德玉、陈业荣和陈桂远组建山歌剧团,并编写剧本,先后编演了《毛村》《互组入雪里送炭》和《送郎应征》等节目。他们不仅在县内城乡演唱,还出席宜山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会演。1928年,三里、禄新、桐岭、通挽等乡镇开班传艺,促进了彩调剧在当地的发展。
受传统文化熏陶,三里镇读书蔚然成风,当地人十分重视教育。灵湖村的张家祖祠大门两侧分别悬挂着“进士第”“将军第”两块横匾,是为文人武将的两个杰出代表,文人即清代嘉庆年间进士张梦骥,武将即官居二品的清末名将张开成。据1914年《武宣县志》载:“张梦骥,登嘉庆丁丑进士。台村的陈仁、陈旭兄弟俩勤学苦研,青灯留影,手不弃卷,废寝忘食,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陈倓榜中两人又同登进士。”
相对三里街的古戏台,桐岭街戏台显得较为简陋,但仍保存原貌。戏台左、右、后都建起水泥高楼,戏台前横着一个垃圾箱和一辆面包车,墙上斑驳的印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令人感慨万千。“家父以前是街上文艺队队员,我五岁开始跟他去看戏。”桐岭街委主任万金平告诉笔者,长大后他也加入文艺队,唱唱跳跳了几十年。据周边居民说,戏台土地使用权已为私人所有。也许,不久的某一天,戏台所在之处会夷为平地,然后建起新的楼房,戏台从此退出人们的视线。
农村文化戏台是古今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据《武宣县志》载,新中国成立以前,村屯开展文艺表演活动,场地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戏台。新中国成立后,全县142个行政村建起戏台,部分自然村也有小戏台。改革开放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2010年,武宣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强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了现代化的舞台,并将其命名为“国策舞台”“某某村戏台”等。据武宣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统计,目前全县有文艺舞台(戏台)262个。有了这些现代戏台,乡村文艺队异常活跃,至2019年,桐岭镇已连续举办17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去年全县开展文艺演出达568场。
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古今戏台不仅是一个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演绎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老戏迷的精神家园,也深深感染和打动着年轻一代。
新闻推荐
2017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黄来玲当选武宣县通挽镇通挽村支书。当年通挽村被列为2018年预脱贫村,作为村支书,他备感压力。但压力...
武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