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达人”和睦相帮一家亲

来宾日报 2016-11-15 00:00 大字

张桂杰在丝瓜田里为邻居做技术指导。(资料图)

■晚刊记者 陆娜

开栏语

对于个人而言,家是心灵的港湾;对于国家来说,家是社会和谐的细胞。今年5月,来宾市发起主题为“寻找最美家庭·凝聚文明力量”的评选活动,10月底,19个家庭入选“最美家庭”。一个个涌现的“最美家庭”是满溢的正能量,他们是全市文明家庭的最大蓄水池,是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力军。本期起,《来宾晚刊》推出系列报道,将目光聚焦这些“最美家庭”,借“最美家庭”之力,倡导和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互助、清洁生态”的文明家风,引导广大家庭接受道德教育、感悟家庭美德、传承文明家风,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说起张桂杰一家,武宣县通挽镇尚满村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夫妻相亲相爱,尊老爱幼,把小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还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好评。今年10月,张桂杰一家被评为来宾市“最美家庭”。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我们家就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家庭,没有什么特别的。”谈及刚获得的“最美家庭”荣誉,53岁的张桂杰有些不好意思。

张桂杰口中的“普通家庭”却有着不简单的力量。

“我和妻子结婚30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张桂杰一句话道出夫妻俩的感情。他们男主外,女主内,凡事都有商有量。张桂杰负责田地里的农事,妻子则包揽所有家务。“干活回来,累了我就翻下科技种植书籍或者看新闻,我老婆从不让我进厨房。”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张家的良好家规与家风,夫妻俩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生活中相互理解、相敬如宾。他们孝敬父母,对兄弟姐妹以诚相待。

有父母做榜样,孩子也乖巧懂事,从不让他们操心。作为父母,张桂杰和妻子从不打骂孩子。如今,三个孩子都已工作、成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张桂杰家形成晚辈孝敬长辈,长辈爱护晚辈,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系亲近的良好风气。

学习进取科学致富

张桂杰热爱科学,率先以科学种植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发展农业的大潮袭来,经过市场考察和充分思量后,张桂杰率先在自家的二亩地里种植优质辣椒和西红柿,当年就获得丰富的经济效益。

1993年,由于市场需求饱和,西红柿、辣椒的价格一路下滑,张桂杰又开始折腾“玉米制种”种植。为此,他专门到自治区农科所学习相关技术,并请技术员到地头讲解。与此同时,他研读大量相关书籍,渐渐掌握了一套自己的实战技术。三年后,他的“玉米制种”种植技术越来越娴熟,种植出来的玉米又大又饱满,质量上乘,自治区农科所与他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

通过科学种植致富的张桂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发展淮山科学种植、柑橘科学种植等,并带领村民种植致富。为此,他先后被评为“带富之星”党员、“五星”党员、市劳模、县“第一批拔尖人才”等。

邻里团结友爱互助

张桂杰一家富裕之后,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牵挂着村民。他的愿望是让村民都和他一样,发展“玉米制种”的种植,实现共同富裕。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桂杰的“玉米制种”技术得以广泛地宣传和发动,他还开办“玉米制种”培训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一整套技术传授给村民。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村民纷纷加入“玉米制种”的种植行列。发展至今,尚满村的“玉米制种”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这些年,张桂杰不断更新技术,“玉米制种”产量、质量均达全区前列,所产出的玉米种子以“一干二净三饱满”著称。

根据长势,今年的玉米产量预计可达亩产800斤。按自治区农科所与村民在种植时签订的协议,玉米成熟后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仅“玉米制种”,尚满村的收入就达160多万元。

作为模范丈夫、致富领头人,张桂杰还热心公益。村里的巷道建设、“三求”工程、环境打造,他和家人都积极参与,出钱出力,经他帮扶的党员、困难群众不计其数。

张桂杰一家兼具孝顺、善良、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是村里的榜样。与此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和影响村里更多的家庭。

新闻推荐

武宣欢送102名新兵入伍

9月9日,武宣县举行2016年度应征入伍新兵欢送大会。县长吴孝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廖剑华出席欢送会。吴孝斌向光荣入伍的新兵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国防建设、送子女参军的家长表示崇高敬意...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