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进“兰亭奖”广西第一人廖炳智:愿与学生“大道同行”

南国今报 2015-01-05 18:42 大字

廖炳智及其此次获得兰亭奖的书法作品草稿。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图为2014年8月廖炳智举办“大道同行”书法展与学生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今报记者谢永辉

在上个月下旬公布的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上,柳州书法家廖炳智获得入展佳作奖,这已是他第二次问鼎这一中国书法的最高奖项,成为两进“兰亭奖”的广西第一人。相比很多书法家,廖炳智书法学习从参加工作之后才起步,却赶在了不惑之年成名,可谓大器晚成。

为求学辞掉“铁饭碗”

1969年,廖炳智出生于武宣县。廖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知识分子,他从小并没有机会接受到书法的熏陶。后来,他考上柳州师范学校,学的是美术专业。1989年,从师范毕业后的廖炳智,进入柳州市二十八中担任美术老师。廖的生活看起来波澜不惊,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靠写字谋生并成名成家。

1991年,一个朋友的一句话改变了廖炳智的一生。这个朋友是他原来在师范时的老师,也是个书法行家。当时,廖炳智正在制作一版美术字,朋友看见后,十分惊讶廖对字体间架结构的独到把握,便说:“如果你去练书法,一定会比你在美术方面的成就大得多。”自此,廖开始自己钻研书法。

廖炳智一开始就临汉碑,这些书写者不明的隶书碑刻让他十分着迷:“汉隶大气磅礴,骨气洞达,苍茫有力,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汉碑帖子不好找,廖就临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临汉碑字帖。这一临就是数年,他技艺日趋精湛的同时,也走进了一个误区:隶书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何绍基的临汉碑字帖却强调过了,线条比较扭曲。廖却曾经以学到了其扭曲书风为荣,并进一步进行了行笔的扭曲训练。直到后来有了《张迁碑》《礼器碑》《西狭颂》《石门颂》等直接拓于汉碑的字帖后,他才发现自己所习似乎有些不对路。但哪里不对,他又说不清楚,这让他非常苦闷。

自学遭遇瓶颈,而在当时的柳州又难觅名师,廖炳智想到,也许只有走出去才能找到出路。当时,他已经成家,妻子是柳钢的职工,工资待遇不错。而他自己工作数年下来,也有一定积蓄,再加上还没生小孩,家庭负担不大,妻子也表示支持,更加“助长”了他的求学念头。1997年,廖毅然辞去公职,前往北京求学。北京之行,成了他书法生涯的又一转折点。

蛰伏十年一鸣惊人

在北京,廖炳智参加了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办的书法高级研修班,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书法老师——当代隶书的领军人物刘文华。

第一次见到廖的习作,刘文华便对这个来自广西的学生另眼相看。廖炳智还记得恩师当时跟他说了一句话:“你的字不是一般的好。”就在他暗自得意之时,刘文华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作品中的主要毛病,其中就包括线条的过度扭曲。刘文华告诉他,学书法一定要学古变古,不全盘照搬,也不全面否定,而要开发、利用古人的东西,要在学习经典的基础上创新,融入自己的思想。

于是,廖炳智不再机械地去模仿,而是去揣度古人的运笔时情景,还原古人书写时的感觉。他终于从临帖中寻找到了笔趣,并在创作中运用这种感觉。但他仍然感到困惑,总感觉隶书不够灵动,不利于抒情。为此,他开始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探索了古往今来各种字体的传承与演变,并开始研习临摹别的字体。

2000年,廖回到柳州,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在从事书法培训的同时,继续潜心自我“修炼”,不参加任何书法比赛和展览。

有一天,廖突发奇想:隶书在秦朝诞生,被历朝所推崇,是上承篆书,下启楷行草的书体。如果把上承和下启这两部分都融入隶书中会有怎样的效果?随后,他开始在隶书的练习中研究墨色变化,把行草等其他书体中出现的笔法融入其中。篆书的柔韧之美、行草的气贯长虹都蕴入其隶书创作中,让他的隶书呈现了厚拙、古典又灵动的现代风格。

2007年,廖炳智的一幅隶书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并获得提名奖,这是他首次对外投稿。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每四年一届,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此前毫无知名度的廖炳智突然“冒出来”,一时间震惊了广西书法界,也让廖一展成名。2011年,他的隶书作品又获得了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我学习书法的历程,也称得上‘十年寒窗\’。经过十年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内心的感受自然要抒发出来,参展就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验证。”廖说,自己的成功并不能算“偶然”。不过,就在廖成名之后,业内对他的非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他“仅靠一招吃遍天下”。随后,不服输的他避开了最擅长的隶书,以一幅篆书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2012年,他终于以一幅魏碑作品《观沧海》问鼎第四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获得佳作奖。至此,再无人对他有非议。

“纵横取法”再进“兰亭”

廖炳智现担任中国隶书网总编,广西书协理事、评审委员会委员,柳州市书协副主席,柳州市书法艺术院院长等职,他在忙于创作、教学及其他事务的同时,并没有停下学习脚步。2011年,廖成为漓江画派研究院首届高研班学员,师从著名画家黄格胜,专门学习山水画。

“书画是相辅相成的,美术的角度能够帮助我在书法上得到新的领悟。”廖说,书法讲究的是“纵横取法”,纵向取法是指学习古人,横向取法则是在一种书体之内博采其他书体之长,而学习绘画,对他来说是一种更为广义的横向取法。因为有之前的美术根底,再加上多年的书法功力,廖在高研班中表现突出,毕业后成为了黄格胜工作室的画家,现在还要经常去桂林为学员授课。

为了参加第五届“兰亭奖”,廖炳智决定在构思上创新、求变。经过半个多月、反复不下十遍的创作,他完成了一幅运用四种书体完成的《滕王阁序》:篇名采用篆书,开头一部分用的是隶书,中间部分则是魏楷,后面部分则是章草。特别是在主体部分的魏楷,他融入了篆隶的笔法,极为灵动而具有艺术观赏性。在字形大小、收放,笔画长短、粗细,用墨钢须、轻重,字体正斜等各个方面,作品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特别是在用墨块面干浓湿淡等方面,还吸收了国画的手法。

廖认为,书法是视觉“音乐”,也就是一种无声的“音乐”。在完成这幅作品后,他感觉一身酣畅淋漓,如同完成了一次尽情的“演奏”。当时,他就有了预感:此次进军“兰亭”定有收获。果然,这幅《滕王阁序》打动了“兰亭奖”的评审专家们,从全国5180多幅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198名入展佳作奖之列。此外,廖还作为广西惟一一个等级奖提名获得者,受邀前往浙江绍兴,参与了现场“面试”:包括再次书写参评作品、临场发挥创作及书面理论考试等考验。

教授学生“大道同行”

通过多年的书法教学,廖炳智至今已带出了130多名学生。在他的学生当中,已经出了23名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柳州仅有的4名中国书协女会员中,就有3人是他的入室弟子。因此,廖的培训班也被大家称为“国协会员制造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廖炳智说,教学生应该告诉他们“捕鱼的方法”,而不是丢几条“鱼”给他们。他认为,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书法就要向古人学习。要想书法有所成就,就要深入学习古人,在古法的范围内融入自己的思想,发挥个性自由,而又不偏离古法。只有遵循这一法则才是书法的“大道”,而流行、为吸引眼球而特立独行则是“小道”,只会越走越窄,越走越偏。因此,他为自己的斋号取名为“师古斋”,并提出了与学生“大道同行”的理念,去年8月还与学生们一起办了一个“大道同行”师生书法展。

在实际教学中,廖从来不让学生临摹自己的作品,而是介绍他们“和古人打交道”,侧重于方法、理念的引导。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是“桥梁”和“中间人”。现在,他的学生除了区内各地,还遍及广东、湖南、陕西等地。两年前,一名广东的70多岁老人成为廖的学生,尽管年纪大,但坚持每个月来柳上一次课。经过培训,这名高龄徒弟后来在省级书画展中获奖,现在,老人仍在身体条件允许时,不定期来柳。

在廖的学生中,22岁的柳州小伙李晨原本是廖的“徒孙”,后来投入他的门下,很快就获得了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两年前,李晨获准加入中国书协,成为广西最年轻的“国协会员”。还有一个名叫刘嘉铭的女学生,自小学二年级就跟随廖炳智学习书法,后来考入广西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去年下半年,本科毕业的刘嘉铭又回到了恩师身边,成为廖炳智的助教,帮助教导学生。

2012年,廖炳智首获“兰亭奖”时,还有另外三名柳州书法家也一同获奖,其中一位叫黄德杰的曾是廖炳智的学生,他们这对师徒档在当时被业内引为佳话。早期,黄德杰也是在廖炳智的点拨下找到门路最终学有所成。

如今,廖炳智的很多学生都已自成一派,纷纷开设自己的工作室,也开展书法培训工作。平时私下里,廖和他们也都是亦师亦友,经常在一起交流、闲聊。廖说,接下来,他除了继续教学、创作外,将加强自身在古代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学习和修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金矿”,以古变古、以古画古,争取在创作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新闻推荐

喝农药自杀未遂,被控故意杀人罪夜找前妻复婚 持刀捅死“情敌”

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 通讯员覃凡 韦文雷)武宣男子王某半夜去找前妻要求复婚,看到前妻所开的小轿车里搭乘有一名男子,便认为这名男子是“第三者”,于是将男子杀死...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