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活已发生大变化老爸的口味却没变 昔日困难时期吃稀饭是无奈,如今生活好了,喝稀饭倒成了他的习惯

柳州晚报 2014-10-08 08:07 大字

○○记者李华实习生韦昌菊父亲:韦英侠(生日9月23日),企业退休职工儿子:阿宁老爸这一代人不容易,上世纪60年代初正逢身体发育的时候,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年,吃过糠咽过菜,听他讲有时吃的稀饭连米粒都不见。如今生活好了,奇怪的是,吃稀饭倒成了他的习惯,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甚至连剩菜剩饭都舍不得倒掉。我常说他们这一代人不懂得消费、享受生活,老爸却据理力争,说他们这一辈人真正懂得了珍惜。

喂牲口的红薯藤当菜吃

父亲儿时是在老家武宣县一个村上度过的。他是老大,下面还有3个弟妹。8岁时,由于爷爷要带头兴修水利,而奶奶又要在农村生产队种田挣工分,父亲上学时就背着他1岁的妹妹一起进课堂。

1960年,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个年头,也是父亲家里最难熬的一个年头。听父亲讲,奶奶一早出去做工前,往往抓一小撮米煮一大锅稀饭,然后分装在几个盆里,这就是他们兄妹几个的一日三餐,“用勺一舀全是水,都不见几颗米粒,哪里吃得饱?”现在吃粥有各种小菜,而那时他们的“咸菜”就是磨碎的干红薯藤,这些都是用来喂猪喂牛的。有时没有吃的,就吃木薯磨成粉后冲成的糊糊。芭蕉心和木瓜根也是当时的主食。父亲回忆起那段日子,仍记得芭蕉心那种夹生的味道,吃完后嘴巴发麻,为了填饱肚子,就皱着眉头快速咽下。

物质的匮乏还表现在穿着上。父亲当时只有一条裤子,白天穿晚上洗,洗得布都发白,穿短后就给弟弟妹妹轮流穿。冬天穿的是板鞋,所谓的“板鞋”就是一块木板上钉一块皮,样子像现在的拖鞋,但舒适度相差甚远,脚板常被硬邦邦的鞋底硌得生疼。没有袜子,冬天长冻疮也是家常便饭。

现在的人对过年的感觉已经淡了。但对于父亲那一辈人来说,平常吃得清汤寡水,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有肉吃。即使一人分不到一两的肉,但能尝尝荤,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幸运的话,还能穿上奶奶纺纱织布做的新衣服。

生活大变样吃稀饭不变

1968年,父亲被推荐到武宣高中上学,后来回到村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1971年12月,柳州物资储运贸易总公司到武宣招工,父亲跟随出行大潮到了柳州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来,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个小账本,记录他当民办教师时的工资是每月4元钱,到储运公司最初做汽修学徒时,每月工资为19元钱,1973年为21元,1974年为23元……再到后来1976年到办公室工作,工资也一年年地涨起来。1977年底,单位分房,“小家”也由当年的平房,住进了楼房。  现在,大米、白面早已不在话下,瓜果、蔬菜应有尽有,鸡、鸭、鱼肉更不是什么稀罕物。日子变好了,不变的是父亲的口味和习惯:一日三餐依旧离不开稀饭。有时早上煮,中午接着吃,就着咸菜就能饱餐一顿。晚上煮的菜没吃完,留着第二天早上接着吃。这么多年,就没看见他买过几件新衣服。现在鞋子好看又耐穿,而父亲偏偏自己又做了一双板鞋。刚退休时闲不住,非要找一份门面仓库保管员的工作。问他为何“自讨苦吃”,他说“习惯了”。

当然,父亲也不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常常念叨:“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能吃苦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菜饭不好吃就浪费倒掉?”……他说,苦过来的人,都是用青春岁月懂得了“珍惜”二字的真正含义。

新闻推荐

周末户外享清凉

...

武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