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沟沟里的那盏灯 ——记武宣县通挽镇安村小学禄贵教学点教师覃晓静

广西日报 2014-09-10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 罗 侠  本报通讯员 陈冬梅

9月5日晚上9时许,家住武宣县通挽镇安村禄贵屯的龙老伯走出家门点上一支烟,习惯性地往山脚下望去,还是那一户人家亮着灯光……他知道,这是覃老师又在批改作业!这盏灯,已在禄贵屯亮了22年,成为大山黑夜里的指明灯。

从武宣县城到禄贵屯,除走35公里的209国道公路,还要走8公里的泥石山路。禄贵屯教学点的老师覃晓静在这条山路上奔波了22载,把许多懵懂无知的山里娃送出大山,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我既然来了,就不走了”

1992年8月30日,一个晴朗的日子,中师毕业的覃晓静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和憧憬,顶着炎炎烈日、沿着羊肠小道来到禄贵屯教学点。

这是一个四面环山、坡高路陡的小山村,村前是望不到头的巍峨大山,村后是看不见顶的茂密土坡岭,坐落在村中间的几间瓦房就是学校。

两排泥瓦房破旧不堪,门窗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木头做的课桌早已发黑,院子里碎石遍地,杂草丛生。教学点负责人覃老师把她带到两间门窗比较完整的房子说:“这是你们女教师的住房。”

一间住房,两人共用,既是寝室,又是办公室,学校不通水,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看见这样的教室、宿舍,覃晓静心里狠狠地痛了一下。

于是,修补、打理破烂不堪的教学点成了覃晓静教学生涯里的第一课。她和其他老师到村里借来锄头、铁铲,清除教室门前的杂草、乱石,用铁钉将松散的课桌钉稳,找来旧报纸和塑料把透风的门窗封好……

第一天上课,覃晓静看到学生们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很多学生打着赤脚,书包是家里用完肥料剩下的大口袋。

“没想到山里的孩子这么贫困,山里学校的条件那这么艰苦!”连续几个晚上,覃晓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要怕吃苦,既然来了,就不走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覃晓静选择留下。

这一留,就是22年。

“选择当老师,就要当好”

山里孩子充满野性,上课玩小动作走神是正常现象,覃晓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在家访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山里穷,学生家长大多数都已外出打工,孩子们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野性难训也就不奇怪了。

“我既然选择当老师,就要当好,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经常调皮捣蛋的孩子,她从未放弃。在她的心里,多了一份父母般的责任和柔情,多了一份对孩子的理解和包容。

她周末、假期一直坚守在学校,到村里找家长、孩子促膝长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

她的学生许多考上县中、大学,撰写的《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等教研论文在全国、全区获奖,在市、县的各种教学评比中,她先后13次获得殊荣。

“梦想陪着我,我很幸福”

“又勤又对娃仔负责,我们舍不得她走!”年过古稀的安村老村委主任龙运凤对覃晓静的赞许充满感情。他清晰地记得当年村民到镇教办找领导,把覃老师“抢”回来的情形。

那是1997年9月,考虑到覃晓静已经在禄贵教学点教了5年,镇教办要将她调到古佐村教学点任教。  

覃晓静调走后,学生们回家纷纷跟家长“告状”:“没有覃老师,我不想去上学了!”于是,学生家长们步行十几公里到镇里反映情况,要求把覃晓静重新调回禄贵点。为村民的诚恳所动容,加上覃晓静也舍不得禄贵点的孩子们,覃晓静又被调了回来。

别人是想尽办法一步一步向山外走,覃晓静却一直坚守着大山。禄贵教学点学生最多时有240多人,教师有10人。后来,老师们有的转行、有的转校,学生数逐年减少,至2011年秋季学期,只有覃晓静还在坚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覃老师的坚持,这不仅是她的梦想,也是我们大山发展的希望。”安村小学校长覃德浪说。

新闻推荐

武宣巧借“四大文化”带旺乡村游

本报记者罗侠本报通讯员陈冬梅国庆“黄金周”期间,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大片的油葵花迎风盛开,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穿梭在绿的海洋里忙着拍照、休闲嬉笑。近年来,武宣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巧妙地将农业资...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