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将先人集中安葬祭拜武宣县思灵乡村民自发建集中公墓,省时省力省土地

南国今报 2013-04-10 18:01 大字

今报武宣讯(记者王小丁 通讯员杨振文)一个墓地少则上千元,多则数万元,还会出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武宣县思灵乡村民自发修建“集中公墓”,将先人遗骨集中安放在一处,既节省了耕地,也为农村殡葬改革提供了经验。

4月6日,记者来到武宣县思灵乡思劳村,参与了覃姓家族的祭祀。记者看到,该家族的集中公墓占地10多平方米,如同一个蒙古包,门口有“孙祥祖耀”等字眼,里面按长幼次序放着200多个先人的“金坛”。

据该村村委主任覃保飞介绍,该做法由已经作古的老教师覃炳条最先提倡的。开始曾一度被长辈斥为“大逆不道”,但很快被各方认可。2002年9月,由思劳村覃姓族人集资修建的第一座集中公墓建成,40多名先人遗骨集中安葬于内。

村民覃保捆介绍,对于集中公墓他们是欢迎、认可的,主要是因为省时省力。覃保捆称,以前祭祀祖先要跑好几个地方,耗时几天;有的甚至要跑几个县,时间要费一周,现在却不用了。目前,该村各屯已经修建了9个集中公墓,安葬了千余名先人。

“乡里引导推广集中公墓安葬模式,得到自治区民政厅的肯定。”思灵乡党委书记廖磊称,集中公墓在该乡发展迅速,且是自发形式,目前已有4个行政村修建了集中公墓,安葬了2000余人,算下来可节约土地400余亩。据称,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已拨款30余万元,对部分行政村予以资金支持,建设规划公墓。1

新闻推荐

在柳州市胜利小区南一区,有一对恩爱老夫妻牵手六十余载 一起慢慢变老

两位老人看着以前的照片,回顾一起走过的日子。今报记者廖艳明 摄幸福的家庭是夫妻契合,母慈子孝,健康快乐,同甘共苦……南国今报、北京假期国旅举办第二届“幸福家庭”...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