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宣根村:土地流转每年增收150万元

广西日报 2010-07-14 22:42 大字

本报武宣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罗君钰 杨振文)“分散甘蔗地整合后,亩产由原来的4.5吨增加到8吨,每亩增收1000多元。”7月10日,武宣县县长韦德斌说起该县黄峁镇根村的土地整合时,像在讲述一个传奇。地还是那些地,使用者还是那些农民为何从分散到集约,就能产生如此大的效果?记者当即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根村的村道上,成片的甘蔗正迎风招展枝叶,农机在地里并排作业,纵横交错的水渠清水流淌。“整合土地后,一亩地真能增产三四吨?”正在地里忙活的农民韦先民说:“那还有假啊。去年的甘蔗是我自己一捆一捆过秤的。”

“靠什么增收?”韦先民抬手指着去年初新修的机耕路和小型水利设施说,“就靠这个,以前我家5亩地,分成8块。小地块牛进去都调不了头,施肥灌溉都难。现在,水利修好了,机耕路通到田里,施肥灌溉都解决了。”一旁劳作的覃大伯插话:村里年初统一发放优良品种,全年统一管理、统一施肥,产量自然就高了。

那么,机械操作是否提高了成本?家里有6亩甘蔗地的郭爱建忍不住笑记者“书生气”:“以前,农忙季节,往往需要花钱请工。现在,机械操作每亩可以节约七八个工作日,正好顶上了请工的钱。”“成本持平,每亩多收3吨多,还节约了劳力,促进了劳务输出。”村委副主任郭贵提认真地补充:“不只是输出,还有不少农民买了农机就地就业,一年收入一万元多呢。”据介绍,村里农机原来只有80台,现在增加到了180台。 

实地探访证实,整合土地好处多。然而,如何说服众多村民同意呢?党支书韦大型解答了记者的疑问:刚开始,反对声音不少,但咱们农民要的是增产增收,村委敢承诺,村民自然敢干。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曾经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郭世会,如今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村里跟我们签合同,确保每亩5吨,多出的产量分成,我们农民占大头,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干。”

“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自发分田到户,解放了生产力,成就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今,武宣则将分散土地实行集中经营,同样解放了生产力。”县领导告诉记者,目前根村已整合1500亩土地,总计投入300万元,每年可以直接增收150万元,这笔账划算。下一步将总结根村试验经验,在全县因地制宜地推广,在合适的地方,还将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开发,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

记者感言

转变才有新天地

30多年前,安徽小岗农民自发将人民公社的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经营,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这在当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

如今,科技进步、机械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进城等诸多因素,使得以分田到户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某些地方已经不适应了。近年来,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宏观政策上给各地农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铺平了政策通道。于是,全国各地农村纷纷探索新的土地经营模式。

武宣县根村的这一探索,正是诞生于这一大背景。其有效探索,让当地农村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提升,不但促使农民增产增收,还带动了部分农民当地就业,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促进了劳务输出。

这样的转变,无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为农村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肯定。

新闻推荐

全区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绿满八桂”工程

大种树优生态本报武宣讯(记者/魏恒)3月10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来到武宣县马鞍山公园,与90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参加“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春季植树活动。春雨初歇,土湿路滑,劳动现场却是...

武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