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绽放文明花 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莫永娟 通讯员 蓝俊昆

来宾日报 2020-07-27 08:23 大字

巍巍圣堂山钟灵毓秀,潺潺红水河孕育生灵。桂中这片神奇的土地,素有“盘古文化之都”“世界瑶都”“中国糖都”的美称。如今,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全国农村流动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示范市、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多项荣誉的取得,又赋予了来宾新的荣耀。

从201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来宾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共建文明和谐新来宾”为主题,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内外兼修,齐头并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形象有了明显提高。

领导带头 创文明之城

“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既是对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更是改进来宾形象、优化来宾营商环境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是4月16日市委书记农生文在2020年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上对各单位创城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综合类评比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项荣誉,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近年来,来宾市一直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做到“六个纳入”(即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及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全市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绩效考评、纳入全市财政预算),列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治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成立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建立“1+2+8”创建体制机制,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创城指挥部指挥长,市四家班子其他领导担任副指挥长,118个职能部门“一把手”全部进入指挥部,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高位推动创建的良好态势。6月刚公布的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成绩,来宾市排在全区第五位,超过了玉林、钦州等一批老牌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成绩,来宾市排在全区第二位,仅次于桂林市

“外”化形象 结文明硕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值守,共同竖起疫情防控坚实屏障;面对城市“脏乱差”现象,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街串巷清除小广告,清扫垃圾;面对延期高考,系着黄丝带的爱心送考车,风雨无阻地将考生送至考场……这些在来宾市涌现的文明现象,彰显着来宾市创城路上的累累硕果。

“经过整治,现在经营规范了,阻塞交通的占道经营少了,路面‘脏乱差’现象也改善很多,小广告也消失了!”在政和路步行街,市民为规范过后的“地摊经济”频频点赞。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市委、市政府结合城区建设,在城区范围内设置15个“地摊经济”摊点区域供市民使用,市民真正看到了变化、真正触碰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

“来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水平的提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担当作为,履行好职责,认真梳理排查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市长雷应敏6月17日对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这样批示。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幸福”,这不止是一句创城口号。围绕打造“八大环境”,来宾市积极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消防安全治理,针对“牛皮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城市“脏乱差”问题开展“十二大专项整治行动”和“五大重点突破”,集中解决城市管理顽疾。

“小韦,请扶好奶奶过马路……”这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李春明每天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按交通高峰期和平峰时段进行勤务安排的情景。为维护好交通秩序,市公安局安排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到市区繁华路段,协助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劝导工作,倡导市民文明行车、安全出行,对交通违法的车主、行人进行强制交通安全教育,如今市区内机动车驾驶员已自觉形成“礼让斑马线”的文明新风尚。

疫情防控期间,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对集贸市场及其周边摊位和经营秩序进行联合整治,“脏乱差”得到了有效改善;市城市管理局重点对市城区内乱搭、乱建、乱挖、乱种、乱堆、乱放等“六乱行为”进行整治,部分城市管理难题得到解决;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开展小区管理、消防大整顿……

此外,来宾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去年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2%、5.8%,水环境质量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并持续抓好“美丽来宾·幸福乡村”活动及“三清三拆”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来宾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全区得到推广。

一个个“民生大礼包”依托创城为载体,正在高效率、高质量推进中。与此同时,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触手可及的变化,切实提升了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内”修心灵 树文明新风

从扎根乡村小学二十余年、温暖大山穷苦孩子的乡村教师蒙晓梅,到带领村民劈山开路、义务护路修路的老村委主任石兰荣,再到“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樊秋亮、刘艺媛……这是“好人之城”来宾孕育出的灿烂花朵,更是引领来宾文明的风向标。这份“好人”名单的背后,体现的是来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纵深发展。

2018年至今,来宾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效日益显现,“文明城市,百姓共享”的理念在广大市民脑海里“生根发芽”。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不断提高,让来宾这座年轻的城市好人涌现不断、佳音频传。全市先后获得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含提名奖)43人、文明单位460个、文明村镇150个、文明校园126个、文明家庭23个。

借助“城乡融合”,群众共建共享文明社会。来宾市依托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成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来宾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注册志愿服务团体1867个、人数达41万人,深入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文明家庭、文明守法等12大文明创建,引导干部群众参与疫情防控、文明旅游、文明交通义务劝导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全市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学生齐上阵,争当扮靓城市的文明使者。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创城志愿服务活动项目9547个,线下参与志愿者达100余万人次,服务群众60余万人次。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团体发起抗疫志愿服务项目1000余个,线上线下参与志愿者达120万人次,有效拉近党群关系,激发群众共创文明城市的积极性,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不断提高。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随着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凝心聚力共创文明城已成为来宾人心之所向。“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的城市口号越喊越响亮。如今,桂中水城旁的人们安居乐业,文明之花在桂中大地灿烂绽放。

新闻推荐

兴宾税务 用服务温度换取纳税人满意度

本报来宾讯(记者/胡铁军通讯员/兰婷婷)近日,两名越南籍缴费人持外国护照来到来宾市兴宾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前台,想缴纳2020年...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