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愿与她相伴到老

来宾日报 2016-12-02 00:00 大字


在网络信息横飞的当下,尽管不时看见党报被冷落在办公室的一角,但对于喜欢阅读、惜字如金的读报人而言,总会时常信手翻阅,在不经意间,多少还是有一番趣味和收获。

我自己就特喜欢这种手捧墨香的踏实感,若是同一件事,面对电子屏幕可知,面对纸媒中的党报亦可知的话,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党报。且不说她严谨、踏实、权威、有深度和有担当,单就一股情怀而言:党报与我,息息相关。

生在大来宾,本地最普通、最常见的党报,无非就是前身为《桂中日报》的《来宾日报》了。

依稀记得,还在我们念小学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专业的送报人,他们多半身着绿装,骑着当时令人羡慕的绿色邮电自行车,自行车尾座上横跨两个绿色帆布袋,那袋子上明晃晃地印有“桂中日报”几个字。他们穿梭在城镇乡间,大小机关单位便有了新鲜报纸可看。

小时候看不懂报纸,但老师会讲报纸里的故事给我们听。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我和伙伴们去拿篮球,到了放球室,体育老师拿着一张《桂中日报》,招呼我们几个同村的同学过来,原来是该报上登有我们小村的一个先进人物。体育老师边读报边问我们几个,是否知道文章里的人物和事情。他一段段朗读,依次读了三五个人名,都是我们熟悉的,至于里面的故事,我们几个小鬼头不大清楚。但那却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报纸里写的事,可以离我们这么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了初中以后,语文老师讲授作文时,也不时挑《桂中日报》里的副刊文章来朗诵学习。记得当时副刊栏目标题叫“五味人生”,里面有很多接地气的佳文。老师讲授完这个栏目里的某篇文章后,会把整张报纸留在班里供同学传阅。从那时起,我们慢慢地学会了看报。

中专毕业工作后,在工作之余,拿起一份《桂中日报》品读,了解本地或国内国外大小事情,或阅读一下爽心舒怡的副刊文字,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美事。读党报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这手捧书报的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舍弃这份美妙。就算进入“一机在手、天下尽知”电脑网络时代,一些人扬言纸媒党报已经过时,我对此不以为然,觉得目睹电子屏幕里的图文,总是莫名的容易让人心浮气躁,有如雨打风吹而过,而对于重要的新闻大事、方针政策、美文佳作,还是不如手捧一张严谨负责的党报,读得舒畅实在。

《桂中日报》更名为《来宾日报》,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她一路走来的喜爱,她伴我成长、给我智慧、助我工作,甚至还偶尔提供了我涂鸦文字的舞台,实在是愉悦了身心的同时又提升了自家素养。

对这份“静美”,我甘愿与她相伴着,一起老去。

新闻推荐

用13年青春守护一座城

“消防官兵好样的!”“给兵哥点赞!”“消防队真棒!”“消防官兵,满满的正能量!”……今年7月日上午,当市公安消防支队兴宾大队兴宾中队中队长助理黄海文纵身一跃,成功救下轻生女子的一瞬间,现场响起雷鸣...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愿与她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