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瑶乡的传统坚守

当代生活报 2019-11-18 13:09 大字

在家门前做针线的盘瑶老人 上古陈的阴阳门 瑶寨一角 瑶山里的马帮 门头瑶寨 大山中的瑶寨

本报记者陈春栩文/图

大瑶山腹地、圣堂山脚下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是盘瑶、坳瑶、山子瑶、花蓝瑶四个瑶族支系的聚居地,有六巷、门头、朗冲、上古陈和下古陈五个传统村落,被誉为“瑶中瑶”“非遗文化之乡”。近日,记者走进六巷乡的这五个传统瑶族村落,体验传统瑶寨生活,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六巷、门头

刻在石牌上的花蓝瑶生活

六巷乡位于金秀西南部、与象州交界处,瑶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52%。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玉时阶教授告诉记者,瑶族是山地民族,大瑶山是中国瑶族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大瑶山腹地的六巷乡,因为交通不便,受其他民族影响较少,依然保存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

六巷乡的六巷屯和门头屯,是花蓝瑶的聚居地,大多保存着花蓝瑶的各种文化和传统。

六巷屯就在乡政府驻地旁边,公路穿街而过,让人远远就能看到山坡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瑶族黄泥民居,看到路边身着民族服饰的瑶族村民。

因为寨子就在路边,而且离乡政府、学校近,六巷屯成了不少外来者探访传统瑶寨的第一站,给这个小小瑶寨增加了不少人气。相比起其他寨子的腼腆,这里的村民更为大方,见到有人围观、拍照,甚至进到院子里参观,他们往往不以为意,只是抬头笑笑,便低头继续手中的活计。偶尔有村民和善地招呼:“来旅游啊?”刚刚放学回来的孩子还会敬个礼,跟客人打一声招呼。

花蓝瑶,因衣服的颜色色彩绚丽、图案花样栩栩如生而著称,创造了石牌习俗、过山音、瑶族织绣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独具特色的婚礼、簸箕肉宴等民俗。在门头屯的花蓝瑶博物馆,就对这些文化、习俗进行了整理展示。

与古朴的六巷屯不同,门头屯几年前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村里多是砖房,但因规划得当,村里依然保留了民族建筑特色,而且突出了博物馆、塔楼等建筑,让人颇有眼前一亮之感。

走在门头屯,最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处处文字清晰的石牌、石碑。石牌,是花蓝瑶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为了维护瑶寨的规则、秩序,花蓝瑶往往会将村规民约镌刻在石头上,要求村民常看常记,自觉遵守。

门头屯的石碑坪上,不仅有维护社会治安的法规石碑,还有保护林木环境的道德石碑。那么,石碑效果如何?村边那株伟岸的杉树,就是村民遵规爱护林木的最佳体现。据林业部门测算,这株杉树的树龄已超过1010年,是名符其实的“广西杉树王”。

上、下古陈

神奇水土造就神秘黄泥鼓

坳瑶自称“标门”,因族中男子的头髻不偏不倚地结在头顶正中,故称为“坳瑶”。自明朝开始,坳瑶逐渐迁徙到了大瑶山里。400多年来,他们从山中取材,顺山势构筑,逐渐形成现在的古陈村,后来又分为上、下古陈两屯。

走在上古陈屯,首先要留意的是村里人的装扮。传统坳瑶服饰、装扮中,男子留长发、梳髻,头缠白布头巾,头巾两端绣有几何图案花纹;衣服多为黑色或深蓝色,缠白色腰带。坳瑶妇女喜欢戴用嫩竹壳折制成的竹壳帽,衣沿刺绣有各种几何图案或花、虫、鸟、兽花纹。

在上古陈屯闲逛、探访,要特别注意村中民居的门;最不能走错的,也是他们的门。据老师公盘志强介绍,这里最特别的就是阴阳门的传统设置。所谓阴阳门,就是将民居的大门设置成左右两个门,平时进出走阳门,只有祭祀盘王和祖先时,才会打开阴门。而且祭祀期间,要从阳门进,阴门出,不能走错,意思是从阳门带进吉祥,从阴门带出邪恶。

下古陈屯,就在距上古陈不远处。这个小小的村落里,居住着目前来宾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黄泥鼓舞的传承人盘振松。

盘振松介绍,黄泥鼓,因演奏时需用黄泥浆糊鼓面来进行调音而得名。黄泥鼓和黄泥鼓舞,都起源于当地坳瑶祭祀先祖盘王的仪式。演奏黄泥鼓时,需要一只母鼓配多只公鼓,以母鼓为轴心,舞者持公鼓围绕母鼓屈蹲、跳转,并边舞边击鼓,表达全村对盘王和祖先的怀念、感恩,寄托对来年的祈祷。

据了解,黄泥鼓及其舞蹈在盘振松家族传承多代,盘振松兄弟都是从小开始学习、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如今,他的弟弟盘志明,也是黄泥鼓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更奇妙的是,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陈坤鹏教授告诉记者,此前,坳瑶村民带黄泥鼓出去表演时,有过用外地泥水无法正常调音的情况。后来,当地人即使外出表演,也要带一包本地的泥土去调音。这让黄泥鼓和古陈村这一方水土,有了更多神秘色彩。

朗冲

大瑶山里的传统马帮

朗冲屯是盘瑶聚居的村落。而盘瑶作为金秀五个瑶族支系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支,头饰也有尖头装、红头装、白头装之分。

由于不少年轻人陆续走出大瑶山外上学、打工,如今村里较常见的,是低头在做手工活的中老年瑶族妇女。即使他们身上已是现代衣着,但深入人心的民族传统,依然会从各个细节展露出来:她们或戴着瑶帽,或在腰间系一条做工精致的腰带,又或者斜斜地背着一个绣着传统图案的袋子,让人无法忽略她们的民族烙印。

而女人们手里做的针线,也多半与瑶服有关。

近几年来,瑶族服饰和民族文创作品逐渐走俏,手工制作的瑶服及其配饰堪称有价无市。因为一件传统瑶服包括了帽子、上衣、腰带、绑腿等各个部分,每一件都有讲究。一整套做下来,往往要绣上好几个月。

瑶服手工繁复,却是家人参加村中、家族重要活动不能缺的服饰。“没有瑶服穿”,那可是全家都没面子的事,更会让家里的女人抬不起头。所以,女人们闲下来,就要坐在门口抓紧时间绣几针,而且得先做好全家人的服饰,才能考虑对外出售。所以,想买瑶服的人,起码得提前几个月预约。

同样是黄泥民居,土墙黛瓦,但朗冲屯的房子、村道都更宽敞,格局颇为大气。原来,这不仅是村道,还是“马路”。

记者在朗冲屯闲逛时,忽然听到安静的小村里传出铃铛和马蹄声。赶上前一看,一名村民正牵着一匹驮着木材的马从坡上下来。

村民告诉记者,靠山吃山。从古至今,他们一直依山而居、傍山而作、靠山而食,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来自山林。而山路陡峭难行,尤其是砍伐木材后运输下山,更是个大工程。所以村里不少人家依然保留有养马的习惯。在山里运输木材和生产生活用具,还是得靠着这些马儿。

瑶山里的人淳朴,连这里的马也分外温驯。这儿的马匹个子不高,但筋骨结实有力。无需吆喝、鞭挞,只要主人牵起缰绳,马儿就老老实实地跟着,驮着沉重的货物,在山路间稳健而安静地走着。

这个瑶族村落里,依然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每天日头西斜时,听到村口有马蹄声嗒嗒作响,那是进山劳作的人们回来了。

新闻推荐

大樟乡瓦厂村第一书记李福东:回村扶贫情更切 肩上责任重于山 □本报记者 莫植彬

10月25日上午9时许,天气转凉,天空不时飘着细雨。当记者从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赶到大樟乡政府时,瓦厂村第一书记李福东已从16...

金秀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秀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