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拔穷根 ——金秀六段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清晨,山上云雾缭绕。
苏呈祥换上瑶服,背上竹篓,带上无人机准备出门。这个18岁的小伙子,要上山拍摄一段茶山的俯瞰视频放到网上,为家乡的茶叶生产“吆喝”。苏呈祥是金秀镇六段村人,该村种茶面积2800亩,人均2.4亩。
六段村产茶,奈何“产在深山”,鲜为人知。近些年,六段村依托生态、民俗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办茶厂,成立合作社,依靠种茶脱贫。该村有265户1171人。2015年底认定贫困户133户512人。茶园虽遍山,为何却难摘“贫困帽”呢?“近年来,茶叶市场低迷。茶山多,茶叶却不好卖。”村民苏小平道出缘由。
6月2日,笔者来到苏小平的茶叶加工厂,他的妻子莫宇琼请我们品茶。“茶叶价格下跌时,鲜叶才5元一公斤。”莫宇琼说,“采吧,费人工;不采吧,嫩芽变老叶。”
茶叶市场变化大,茶农受制于行情,往往让茶叶变“树叶”。4年前,夫妇俩咬牙贷款,采购机器开办茶厂,还牵头成立茶业专业合作社。有了茶厂,茶叶可以自己采、自己制;通过合作社,茶厂还帮其他茶农解决加工、销售等问题。2016年,苏小平的茶厂加工干茶500余公斤,纯收1.52万元。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茶农基本掌控自家茶叶的身价。2016年,苏小平摘掉了贫困帽,该村也有25户112人脱贫。
依靠茶叶致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办法。苏呈祥坚持手工制茶,在自家门上贴两块牌:“手工茶加工坊”“手工茶制作参观点”。游客到六段村,喜欢进来参观和选购,索要微信号。如今的他,时常穿上瑶服进山采茶,还不忘拍照片和视频发到朋友圈。他的茶叶,80%靠网售。
开办茶厂、成立合作社,打开了种茶产业扶贫新局面。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650元。为防产业单一,该村最近还推广食用菌、柑橘种植等,拓宽群众收入来源。六段村是金秀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2016年,我们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600多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产业1.4万多亩,有效带动5000多贫困人口脱贫。”市委常委、金秀县委书记韦德斌介绍,该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果、茶叶、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业,有效增加农户的收入和脱贫致富步伐。
目前,金秀共有156家农业产业合作社。“金秀红茶”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据统计,2016年金秀贫困户脱贫“双认定”完成2760户1.08万人,有3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并顺利通过自治区核验,超额完成脱贫任务。□蒙进煌 陈海清 黄麟
新闻推荐
(记者刘京平)6月4-7日,市长雷应敏带队到金秀瑶族自治县,就“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做精招商、做实项目”的“四做”工作落实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雷应敏要求,金秀要从选准产业、完善机制、注...
金秀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秀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