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管理弹出和谐乐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宾经验”透视(四)

广西日报 2016-06-02 22:16 大字

本报记者 罗 侠  本报通讯员 刘京平 覃 宇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是否用得上、用得好,管理是关键。来宾市通过创新“机制管”“绩效管”“改革管”“共享管”,特别是实行“村委会+文化管理员+文艺协会”管理模式,引导群众自主管理,最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运转的效益回流到群众身上,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科学管理使用提供了范例。

创新管理模式

突出“终端”管理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队伍,首先要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无人管\’的问题。我们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管理架构,建立‘五个纳入\’机制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订好了‘长期饭票\’。”来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说。

“五个纳入”即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各级财政预算和全市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同时改革村级管理模式,突出“终端”管理,明确村级文化设施产权归村委所有,负责管理维护。每个村配备不少于1名由财政补助的文体协管员。

来宾还注重建立健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制度,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管理办法》等50多项规章制度,既保证了各文化阵地的常态化运转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又保证了以服务农村、服务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绩效责任“挂钩”

促进常态运行

说起金秀镇金村瑶寨,很多到过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游客都印象深刻。

金秀利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优势,以农民文艺队为基础,大力发展金村瑶寨民俗文化旅游。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他们的民俗风情表演爆场,弘扬了瑶族文化,村民收入也水涨船高。

有了“机制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像是有了活水的鱼群。

来宾创新推行“村委会+文化管理员+文艺协会+村民民主参与”的管理办法,吸纳社会力量共享服务内容、共享管理权。每个村由群众推选5名以上的文化志愿者,参与文化设施管理。目前,全市文化志愿者近万人,群众由管理的“配角”变为了“主角”。

2015年,兴宾区桥巩镇六村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了自主管理的图书室。“平日里图书室掩着门,大家自由进出,图书室建立至今,未丢失一本图书。”村民小组长覃庆克说。

六村图书室是一个缩影。来宾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杨春阳说,来宾把“绩效”与“责任”挂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责任到人和责任倒查,倒逼各部门和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落实公共文化惠民政策,有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统筹经费使用 人才不断涌现

管理千根线,“粮草”须先行。

除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外,来宾市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利用上级补助资金,有力落实文化服务设施维护和文体活动开展经费保障。每年给每个行政村补助1万元以上文化活动经费,投入100万元采购100场文艺演出“送戏进村”;积极推行农事村办,引导群众用集体经济补助日常管理经费,确保服务设施良性运转。

在象州县,有81支名声在外的农村(社区)文艺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去年以来,他们演出超450场,收入超60万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政府购买服务。

为了让公共服务中心实现“造血功能”,来宾启动了“十百千”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在全市培养10名文化领军人物、100名县乡基层文化骨干、1000名农村文艺骨干,广泛开展“文化结亲”等系列公共文化活动。

“阵地建起来了,骨干培养出来了,各种民间艺术团体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他们带领群众自发成立的山歌队600多支,广场舞文艺队超过6000支。”韦凤云说,2009年起,来宾还着力打造公共文化品牌活动——文艺大展演。通过“天天演、周周训、月月比、季季评、年年奖”的形式,让农村文艺队轮流登上城市舞台。同时,草根文体团队跨村、跨乡、跨县的文体交流也已成为常态。

以“大展演、大阅读、大培训、大开放”活动为载体,来宾实现文化活动服务常态化。创建以来,全市共开展送戏下乡3600多场次,受益群众260多万人次;举行篮球比赛2.5万多场次,观众人数370多万。

新闻推荐

阿婆掉深沟 众人急相救

本报金秀讯(通讯员/周辉记者/卢彬彬)“我家人掉到山沟里,动不了,快来救救她啊!”7月26日上午10时许,金秀瑶族自治县公安局110接到报警,在郊区山上,一名老奶奶种地时不慎掉进深沟里。接警后,该县110巡警大...

金秀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