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瑶族织绣技艺的传承人

广西日报 2014-11-25 23:48 大字

■本报记者 赵品贤 本报通讯员 余昌榕/摄影报道

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的瑶凤凰瑶族织绣店,在卖瑶族服饰、商品的同时,还肩负着瑶族织绣技艺传承的重任。

11月6日早上9时,主人赵凤香在忙着收拾道具和织绣成品,全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上午先到民族小学上一堂织绣技艺课,然后去拜访另一位瑶族织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龚玉娟老人,向她学习和切磋技艺,下午到瑶族村寨金村教授当地妇女织绣技艺。

该县为加强瑶族挑花织绣后备人才的培训,成立了瑶族服饰“妇”字号织绣基地,并长期举办织绣培训班,赵凤香一直担任培训班的老师,县城的民族小学以及各乡镇,都成为了她宣传、教授瑶族刺绣技艺的阵地。

赵凤香在2011年被选定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织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她是瑶族支系中的“盘瑶”,令人称奇的是,她可以织绣5个瑶族支系的图案。

“所有图案凭借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保存下来,脑子里装着大约30种图案。”赵凤香7岁开始跟母亲学习织绣,15岁时已完全掌握织绣技能。她说,她母亲那一代人中所有的妇女都会织绣。目前,和自己同年岁的一代瑶家妇女中,能够全盘掌握织绣的已经很少了。“一套完整的瑶服能卖4000元左右,可织绣过程却要一年时间。”

为了鼓励那些掌握及拥有织绣技能的瑶家妇女,她们每织绣出一个图案或一件成品,赵凤香就买下来,然后进行再加工或组合销售。

赵凤香的丈夫赵进灵说,妻子整天扑在织绣上,事业干得“太艰难”了,“作为传承人,她一心一意想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传下去,可后继无人又让她很着急”。

新闻推荐

金秀:特色果野生茶交相辉映

本报金秀讯(记者/罗侠通讯员/罗珊)“我们丰贵的砂糖橘果甜籽小,很受客商青睐,远销东南亚!”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三友村丰贵屯种植户梁松波站在地头一边指挥运果上车一边说,“我种的30亩砂糖橘今年第五...

金秀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秀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