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秀:财政补贴收购 田间垃圾“回笼”港北区:地头“顺手捡” 保洁员集中收

广西日报 2013-06-30 18:24 大字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105)

析难点看对策

本报金秀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邓少英)“废弃塑料薄膜,2毛钱一斤;废弃农药瓶,1毛钱1个……”6月26日上午,苏爱花站在农田一大堆废弃物中,指导村里人进行田园废弃物的分类和收购,并当场支付现金。

最近,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要求各村组织收集田园废弃物,作为金秀镇六段屯的保洁员,苏爱花忙得不可开交。她告诉记者,屯里的生活垃圾已经形成了固定收集机制,村民“门前三包”,每天定点收集后,每周运往乡里一次。然而,田间的塑料瓶、薄膜等垃圾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模式处理。如今,村里组织“田间地头顺手捡”活动,并补贴收购田间废弃垃圾,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该县县委副书记莫慧军介绍,自6月初启动这项活动以来,全县各村屯都参与其中,仅田园废弃物集中处理启动仪式当天,金秀镇共收集废弃物约13吨,其中回收田园废弃物5吨。

“之所以成效显著,是因为对田间废弃物收购进行了财政补贴,以此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莫慧军说,这次“田间地头顺手捡”集中行动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县财政出资15万元开展,发动基层干部群众清捡,政府统一收购。收购对象主要是农药、化肥包装物及废弃农用塑料薄膜、秧盘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上来后,对垃圾进行分类,按照“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进行焚烧、填埋或再利用处理。

财政补贴收购大大激发了群众清理田间废弃物的积极性。苏爱花告诉记者,村里的一些老人也都去捡垃圾了,最勤快的一户人家就收集了200公斤可回收的废弃物。

据悉,该县将“源头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清洁乡村”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除了实施清理田间垃圾的长效补贴机制外,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广大农民环保观念。

本报贵港讯 (记者/唐正芳 通讯员/周金有)6月27日,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寺阳村上寺屯保洁员覃素兰手提塑料袋,往返于田间地头的8个临时垃圾点,将村民喷洒农药后分类留下的农药瓶、农膜袋等农业生产垃圾一一收拾。港北区针对农药瓶乱丢、化肥袋乱扔的难题,先要求村民“田间地头顺手捡”,之后再由“村级保洁员集中收”的办法,还原美丽田园本色。

记者来到上寺屯的一片水稻田边时,看到两个农妇正在田里给农作物杀虫,不远处较宽敞田埂上的两个红色塑料桶里,是他们刚用完的农药瓶、膜,分类而放。50岁的农妇覃红莲说:“以前我们打虫、放肥的袋子和瓶子到处乱丢,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有时自己还会被碎玻璃片划伤了脚。现在只要看到农药瓶和化肥袋,我们会顺手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每天下午5时,保洁员覃素兰开始在田野奔走,收集各种农用垃圾:“8个垃圾点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一一收集后再送到村里的农药瓶、农膜类回收点,全部收完大约要两个小时。” 

村副理事长黄志溪告诉记者,目前正是喷洒农药的季节,针对农药瓶、膜乱丢的事,有群众提出“田里用过的农药瓶膜也要管一管了”,如何管?为此,理事会连续两个晚上召开村民进行讨论。

讨论的最终结果为:在庄稼集中的地方设立8个临时农药瓶、农膜分类垃圾点,每个点各放一个垃圾桶,村民配完药水后将塑料袋、农药瓶等垃圾分类丢进垃圾桶里;大家集资请一个村民回收各个点垃圾,然后再统一运到垃圾处理场。

港北区中里乡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黄志雁介绍,上寺屯从4月底就开始“顺手捡”和集中清运的方式,相邻的山鹤村、平陆村、六田村、六台村等认为这样做很好,纷纷仿效。“这是培养村民好习惯的一个做法,全乡将尽快在另外的18个村推广。”

新闻推荐

广西渔业经济出现喜人变化

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通讯员/黄启健)记者4月17日从水产部门了解到,广西渔业经济延续近年持续平稳发展态势,出现价格向好、条件改善、能力提升、结构优化等喜人变化。今年一季度水产品总量实现58.9...

金秀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秀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