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来宾:脱贫致富添动力

广西日报 2013-05-08 14:11 大字

基层看点

本报来宾讯(记者/卢彬彬 通讯员/罗珊)“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要靠党支部。”2012年以来,来宾市先后选派15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他们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为所驻村屯谋发展、找出路,在为农民群众带来扶贫资金“输血”的同时,着眼于引进项目、技术,培育特色产业带领农村群众“造血”致富,为贫困村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既是‘调研员\’又是‘联络员\’,基层农村缺什么?农民群众要什么?通过我们的反馈、组织,决策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迅速帮助农村脱贫致富。”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第一书记”刘长春谈起驻村生活深有感触。

通过他的多方努力,该村从自治区有关部门申请到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投资旅游开发,这个坐落在圣堂山脚下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村”。

“第一书记”这项政策不仅仅是“派”和“驻”这么简单,156名驻村书记首先带去的是“政策”、是“资讯”,是各界关心支持农村建设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2012年,来宾市以干部驻村工作为切入点实施“后盾”工程,由市县统筹,各驻村干部原单位作为“娘家”,开展挂钩帮扶承诺制,大力支持驻村干部驻地发展。全市各级各单位共为农村基层解决实际困难2.1万多件,组织、帮扶修建村屯道路1380多公里、桥梁230座、水利渠道416多公里,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3000多场次。

如果说“穿针引线”争取支援,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那么率领群众学会“造血”谋求致富的长期出路,则是“第一书记”的核心工作。

六拉村生长着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近年来数量越来越少。能不能改“保护”为“繁育”?六拉村“第一书记”陆垚西咨询自治区有关专家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即发动村民在全县成立了第一个生态大鲵发展和保护养殖协会,办理了第一批生态大鲵特种养殖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通过“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六拉村特色生态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开来,村民人均年收入翻了两番,娃娃鱼成了群众怀里的“金娃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012年,来宾像陆垚西这样的驻村干部积极为当地群众找出路谋发展,推进各种特色产业共计7600多项,引进新兴农业、林业、畜牧业技术570多种,为农民群众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100多万元。

新闻推荐

来宾为留守儿童搭“小屋”圆“梦想”

本报金秀讯(记者/卢彬彬通讯员/郭起军)“爸爸妈妈,我和妹妹好想你们,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呀?”摄像头前,10岁的廖钟恒呼唤着远在广东的父母。另一边,小廖的爸爸妈妈泣不成声,反复叮嘱小廖“好好学习...

金秀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秀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