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倌”老兰的脱贫账
| ||
开栏语:根据自治区和来宾市决策部署,合山市今年要确保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目标。当前已近年底,为助力脱贫攻坚,讲好脱贫故事,树立脱贫样本,本报今起开设“精准脱贫看合山”系列专栏,以记者视角讲述该市在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及感人故事,以飨读者。
“人勤不一定能挣大钱,但懒惰一定挨肚饿!”这是合山市北泗镇在勤村贫困户兰龙坚守的信条。
兰龙一家是典型的“因教致贫”家庭,家中水田不到两亩,却要供一个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读书的儿子。夫妇二人边种地边做零工,勉强维持着生计,更别提拿出钱来改造家里的危房。
就在老兰发愁之际,合山市推行的“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让他看到了希望。经过多方比较,他今年选择加入合山市六畜兴牧业有限公司(简称六畜兴公司),因为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今年有10000元的政府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如果把这笔钱以股份形式投入六畜兴公司,前4年每年可获得10%的分红(每年1000元),4年后本金以实物形式返还(一般是牛),贫困户也可以选择继续入股。
现在的老兰,既做股东又当“牛倌”:除了在六畜兴公司的养牛场里打工挣钱,家里还领养了一头公司无偿提供的“架子牛”,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和草料进行精养,这头“架子牛”育肥4个月即可出栏,“到时又是一笔收入。”老兰说。
为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勤快的老兰在养牛的同时并没放弃种田。“我儿子从学校里打电话回来说,‘老爸你在家做得这么辛苦,我也要在学校好好读书。\’”兰龙告诉记者,听到儿子这句话后他感到很欣慰。
六畜兴公司总经理蓝庭先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吸纳了831户农户加入,其中像兰龙这样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户共领养了64头肉牛。“扶贫资金的进入,让我们公司能够在今年9月顺利启动养殖场地扩建工程,同时也让农户接触到育肥牛这一‘短平快\’的致富项目,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截至今年9月底,合山市43家由本地企业家或经济能人经营的合作社共投资10603.65万元,以贫困户名义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就有2913.81万元,占了25.97%。财政扶贫资金不再“沉睡”在贫困户手中,而是以投入再生产的方式得到盘活。
兰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领养的那头‘架子牛\’长到250公斤后,按每公斤22元的固定价卖给公司,毛利能有5500元,减去成本后大约能挣4100元;今年5月领到1000元分红;我和老婆在公司养牛场打工,我平均每月挣3000元,她挣2100元。全家一年下来挣6.6万元不成问题。”除了解决孩子学费问题,他还想尽快把政府的2.5万元危房改造补贴申请下来,争取过两年给家里盖新房。
这个老兰,不仅勤快,还挺会算账哩!■晚刊记者 欧承鑫 文/图
新闻推荐
卖家整理奇石交易品。晚刊讯(记者韦朗城文/图)昨日上午,来宾奇石精品展暨赏石文化沙龙活动在来宾奇石城隆重开幕。来自北京、上海、山西、河南、青海等地的赏石名家、藏石家及区内奇石爱好者聚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