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博人员对岩画进行测量登记本报首席记者董开炜摄本报

兰州晨报 2014-04-30 12:26 大字

文博人员对岩画进行测量登记。 本报首席记者 董开炜 摄

本报肃北讯(首席记者董开炜)4月中旬,肃北县文博工作人员在该县红柳峡地域开展文物普查时,在县城东南方向约100公里处的红柳峡北沟发现一处岩画群,这是肃北县发现的第六处岩画群。分布在肃北县的数百幅岩画保存完好,画面内容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见证游牧民族生活和游牧文化的“国宝”级文物遗迹。

肃北分布岩刻画40多处

据肃北县文博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新发现的岩画群分布在红柳峡北沟近20米高的岩壁上,据初步统计,共有6组52个单体岩画。这些岩画凿刻的内容大多是北山羊、野牛、鹿等动物及游牧民族狩猎的场景。虽然这些岩画受风雨侵蚀和阳光暴晒,但图像仍然十分形象逼真。

截至目前,文物工作者先后在肃北县境内发现40多处岩画,其中比较集中的岩画群有6处,主要分布在境内祁连山北麓和马鬃山一带,被文物部门划分为60多组,单体画面300多幅。岩刻画的造型技法分凿刻、磨刻和线刻三种,线条粗犷有力,风格独具特色;题材主要分人物和动物画像两大类。动物类有马、野牛、北山羊、野骆驼、犬、野驴、鹿、狼等;人物类有骑马、狩猎、生殖崇拜和各种神秘符号。岩画艺术反映了古代河西走廊游牧民族狩猎、放牧、战争、舞蹈、祭祀、生殖崇拜等物质与精神生活。

岩画最早形成于万年以前

除了6处岩画比较集中的岩画群,肃北县马鬃山一带的黑山梁、五个墩、呼然扎得盖、山德尔、和尚水;别盖乡的月牙湖、查干格奴、大泉、红柳峡;鱼儿红乡一带的红坑子、碱泉子、八个峡;盐池湾峡谷的小阿尔格勒泰等处都有岩刻画遗址。

肃北境内的这些岩刻画,产生的年代虽有早晚之分,但人物的服饰和反映的狩猎游牧生活基本相同,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肃北县境内的岩画大都形成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期间,最晚的岩刻画也形成于隋“开皇”年间。有考古学者甚至将肃北岩画的上限定为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的过渡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陈兆复先生根据画中有大象图案,将其上限定在了距今一万年以前。

一处岩画群列入“国宝”

肃北岩画是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文化的见证,为研究古代居于河西走廊的西戎、羌族、月氏、乌孙等古代西域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

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肃北县大黑沟岩画入围,这也是肃北县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黑沟岩画位于肃北县城东约40公里处,绵延3.5公里,分布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距地面两三米。岩画共有34组,图案190多幅,画面大部分刻画在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画面内容以射猎、放牧、练武、骑马作战等场面为主,图中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和野骆驼、大象、老虎等。

新闻推荐

记者孟晴云年全省发行福利彩票亿元按照中央批准

本报讯(记者孟晴云)2013年全省发行福利彩票30.81亿元,按照中央批准的彩票公益金在中央与地方之间50:50的分配政策和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民政厅《关于确定2013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分配比...

肃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