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促增收拓宽移民群众致富渠道瓜州县坚持一次性导
抓产业,促增收,拓宽移民群众致富渠道。瓜州县坚持“一次性导入新兴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户均养羊30只,人均2亩高效田,户均1人搞劳务”的“321”***富民工程,坚持每年列支4000万元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枸杞、设施种植、草食畜等特色产业。6个移民乡新增枸杞、蔬菜等高效作物1.7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贫困乡村新建日光温室212座,暖棚圈舍613座,调引基础母羊1.6万只,羊只饲养量达到25万只。引进建设枸杞烘干房10个,提升了枸杞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积极鼓励引种人参果、草莓、樱桃等高效作物,广至乡移民群众种植的1400多吨西红柿远销俄罗斯,辐射带动4000多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抓基础,破难题,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瓜州县坚持把群众最急需、最企盼的项目放在优先位置,以贫困村水、电、路、房、田、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聚力攻坚土地改良这一“硬骨头”。全县2015年贫困乡共衬砌渠道142公里,硬化乡村道路49.65公里,贫困乡村道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70%;改良土地3.1万亩,新建人饮工程1处,解决9439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建设电商扶贫试点乡1个、试点村3个,建成贫困乡村蔬菜直销店9个。贫困乡村实现学校、邮政所、卫生院、畜牧站、金融网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动力电、合作组织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贫困群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发放农村低保金6519.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4282户44416人,实现了兜底脱贫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万村整洁”试点村15个,营造防风林6000亩,贫困乡村农田林网配套率达到57%,道路绿化率达到80%,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抓培训,提素质,激发移民群众内生动力。针对困难群众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缺、“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立足“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发展目标,瓜州县大力实施“1+1”富民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两后生”等培训工程,分区域、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全面普及立体种植、节水灌溉、土壤改良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设施精养等实用技术。2015年,完成科技培训1万人次,实现户均1个“科技明白人”的目标,输转劳动力1.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6亿元。
抓帮扶,创载体,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盯紧资金、项目、组织、作风等关键环节,瓜州县采取综合手段精准用力,确保政策倾斜到位、实际效果到位。争取到位土地改良、渠道衬砌、生态林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2.4亿元,扶贫专项贷款8100万元,争取省市光伏扶贫试点项目25兆瓦,为1000户特困户增加纯收入3000元。县上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将当年收回存量资金统筹使用部分的50%、1500万元用于精准脱贫。组织制定了《瓜州县***到户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帮扶单位为贫困户每户提供5000元***产业项目资金,市县帮扶单位帮扶产业资金达1721万元;组织开展了“五争创、五带动”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先锋富民示范基地30个、党员先锋示范户350户,带动贫困户脱贫1014户;县财政每年列支30万元用于贫困村党建示范点建设,积极筹措资金1931万元,新(扩)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73个,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权重,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记者:您刚才谈到了光伏扶贫,瓜州县光照资源丰富,作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开展光伏扶贫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来布局发展?
宋诚:我县属光资源丰富区,具有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大气透明度好等特点,太阳辐射总量不低于6270MJ/m
2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300小时左右,平均峰值日照时数为4.767小时/日,全年日照时数不低于1740小时。可用于光电项目开发的土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开发潜力近4500万千瓦,光伏电站平均等效发电小时数可达1500小时左右,具有土地利用成本低、电力输出方便等便利条件,全县发展光伏产业优势明显。2015年7月,瓜州县被确定为甘肃省光伏扶贫试点县,获批光伏扶贫指标25兆瓦。按照光伏扶贫要求,瓜州县在广至、梁湖、双塔和沙河乡4个移民乡镇,选择接入条件最便利的地点各建设300-500千瓦的小型光伏地面电站,剩余建设指标安排在送出条件便利、建设条件较好的区域由选定的试点企业建设大规模地面电站。
根据县上土地、光热、电网、接入、运营维护等因素,瓜州县确定了规模化光伏电站和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两种光伏扶贫模式。规模化光伏电站是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的方式,利用县内荒山、荒坡、荒滩及已建成风电区域建设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由光伏发电企业全额投资建设,各级政府、受益贫困户不出资,中标发电企业每10MW从经营利润中提取120万元、带贫400户,通过放大地面电站规模,增加发电企业收益,由发电企业从发电收益中提取部分利润,用于扶贫工作。
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农户参与的方式,利用全县农业大棚、设施农业和设施养殖等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考虑基于农业设施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由光伏发电企业全额投资建设,各级政府、受益贫困户不出资,中标发电企业每10MW从经营利润中提取60万元、带贫200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按照省能源局和省扶贫办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县实际,瓜州县计划用3年时间(2015年-2017年),全力打造“全省光伏扶贫产业园”,完成光伏装机210MW。光伏扶贫项目建成投运达标后,光伏扶贫项目将实现年发电31500万度、收入28350万元的预期目标,全县6874户27199名贫困人口人均年新增扶贫收益可达926元,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记者:瓜州县提出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请您谈一谈实现这一目标的难点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
宋诚:脱贫攻坚是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是我们今年必须完成的最大政
治任务。瓜州县剩余的1908户4628人的贫困人口中,存在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增收门路普遍少,土地板结和盐碱化严重等致贫因素,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才能实现2016年整体脱贫目标。
要着眼政策效应抓好立体推进。省上制定出台的“1+17”***方案是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全县结合实际将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有关工作,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和“一突破、五翻番”奋斗目标的推进,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扶贫脱贫的支持力度,提前2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着眼力量整合抓好骨干培训。持续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组织专业力量对所有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进行培训,让他们首先成为政策的“明白人”,当好政策的“宣传员”,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着眼减贫增收抓好富民产业。稳定脱贫和加快致富,关键要靠富民产业的发展。通过抓好《***富民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的落实,把发
展富民产业作为减贫致富的主渠道来抓,分门别类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搞好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有组织有规模地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发家致富。
着眼导向激励抓好目标考评。参照中央和省上出台《考核办法》,要进一步细化考核办法、完善考核内容、严格考核程序,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比较满意、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作出组织处理,切实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鲜明树立“干得好受表彰奖励、干不好受警示惩戒”的干事导向。
着眼加强领导抓好落细落实。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工作标准和纪律严起来,把工作能力和作风强起来,把工作举措和效果实起来,真正把脱贫攻坚当作分内之事和重要责任抓紧抓好,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瓜州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还有哪些有力的措施,如何确保脱贫致富实现长久性和持续性?
宋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责任和最重大的工作。瓜州县将继续坚持把最强精力放在精准脱贫上、最优干部选配到脱贫主战场、最大财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做到干群一心脱贫致富奔小康。
做强产业,在移民增收上抓实见效。继续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全方位对接争取“1+17”政策支持,全面落实1200万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2.37亿元的***专项贷款,有效破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紧盯“321”富民产业培育工程,县上继续列支4000万
元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枸杞、设施种植、草食畜等特色产业,建成100座人参果示范基地,新建暖棚圈舍500座,调引基础母羊1万只,力争2016年移民乡新增枸杞4万亩,羊只饲养量达到30万只以上。投入1500万元,为15个枸杞种植面积大的移民村建成枸杞烘干加工厂30个,确保33个移民村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新建日光温室550亩。全面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农产品网销主体,力争2016年村村实现电商全覆盖。
补齐短板,在发展基础上抓实见效。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的关键举措,紧盯土地改良这一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全力抓好酒泉市国土局投资4053万元,涉及6个移民乡16个移民村2.6万亩的土地改良项目。以路、水、电、房为重点,在全面完成投资5亿元的双塔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供水工程提升改造、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60公里渠道衬砌的基础上,全面改善移民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全面推进“万亩生态林、千亩胡杨林、百亩常青林”建设工程,持续加大居民点、村庄院落、房前屋后植树造林力度,全面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建设250公里;大力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着力实施“五清五化五改”行动,全力打造绿色田园、林路相连、自然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乡村。
提升素质,在技能培训上抓实见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按照“点对点、人盯人、
一对一”帮扶机制,采取政策引、算账比、思想帮、资金扶的办法,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技术培训、信息输入、市场引导等工作,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的被动脱贫转变为思想上的主动脱贫,实现不愿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紧紧围绕新能源、煤化工、硅产业,依托县内冶金中专和社会培训机构,加大贫困群众技能培训,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确保年输转劳动力1.3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以上。
形成合力,在保障机制上抓实见效。紧盯1098户4628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继续按照市级领导抓片、县级领导包乡、部门抓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配齐配强攻坚力量,层层签订精准脱贫“军令状”和“承诺书”,逐级传导责任压力,确保脱贫攻坚战按照既定的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有序有力展开,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继续推行包抓县级领导、科级干部一年一述职的工作机制,将减贫人口数量、贫困群众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状况等作为“一票否决”项目,对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好的予以提拔重用,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严厉问责和组织调整,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实行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行业督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督查制度,成立专项督查组,坚持一月一汇报、一月一督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政策的精准兑现、工作的精准管理、对象的精准帮扶和精准增收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平台建设8个准”、“村级作战5张图”、“贫困农户3本账”,从而确
保实现整体脱贫。
新闻推荐
关于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 )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段施工图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发布时间推迟的通知
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水堡至庆城至罗儿沟圈段施工图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发布时间因故推迟。具体发布时间,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及时关注《甘肃公共资源交易网》《甘肃公路信息网》《中国采购与招...
酒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酒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