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王张家代住上了新房

酒泉日报 2017-07-05 09:56 大字

盛夏的瓜州县沙河回族乡临河村一派丰收的喜悦景象。鲜红的枸杞挂满枝头,似水晶、似玛瑙,一粒粒晶莹剔透,映红了农民丰收的笑脸。

临河村4组的王张家代是种植户之一。五年前,他们一家“蜗居”在10多平方米的羊圈中,冬天冷、夏天热,苦不堪言。当时,他希望在未来的五年中,能够修一院房子,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地里的收入也开始增加,他的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

土地开始“养”人了

“这几年政府带着我们改良土地、连片种植枸杞搞增收,现在土地开始‘养人\’了,农民的收入也稳定了。”说起五年来的变化,王张家代感受颇深。

王张家代有一儿一女,2004年从甘南州临潭县搬到了瓜州县沙河乡临河村。那时候全家一年的收入不到4000元,儿子患病做了手术,只能在家种地干些轻活;女儿长年在兰州打工;妻子听力不好,腿又不慎骨折,只能在家休养。

王张家代告诉记者,前几年,一家人基本靠借钱过日子。到春耕时买种子、化肥也要四处借钱,地里收成好的话,基本能把当年的债还清,赶上收成不好,种地甚至要倒贴钱。

种地还要倒贴钱?王张家代说,村里的耕地多为僵化板结地、盐碱地。僵化板结地不渗水,缺水就会导致土地裂口,死苗现象严重;盐碱地有机质比较缺,直接导致产量过低。

随着沙河乡逐年对盐碱僵板土地进行测土配方,实施土地改良,农作物亩产量在逐年提高,土地也越种越顺手。王张家代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他家的9亩地,一部分种枸杞,一部分种玉米和小麦,9亩地毛收入上万元。放在五年前,不算人工,他家每亩地买种子、化肥和浇水等加起来要投入500元,9亩地总投入就是4500元,而农作物年收入不到3000元。

我住上了新房

五年前,王张家代家那间低矮破旧的羊圈让人印象深刻,常年被雨雪浸透,冬天冷、夏天热,每年汛期更是提心吊胆。

由于手头紧,盖新房的念头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被浇灭,直到2013年4月,“村里出面为我担保,向银行贷款2万元,政府又给我家送来了1万块砖、4吨水泥和一个院门,这样的好事真是想也想不到啊。”王张家代终于盖起了新房。

2015年,通过政府及包村干部的不断帮扶,王张家代家的收入趋于稳定,他把2万元贷款还清,还给妻子安上了假肢。

王张家代说,这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他打算和老伴住一间,其余的给儿子住,他还想把房子装修一下,给儿子尽快娶个媳妇。

脱贫这件事不能全靠政府

“2015年,数字电视农村全覆盖工程实施后,政府通过补贴送了我一台液晶电视机;2016年开春,乡上给我们贫困户每户帮扶了5只怀胎带羔母羊,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下半年光伏扶贫项目启动后,又给扶贫户每户发了3000元……”王张家代说。

王张家代告诉记者,脱贫这件事不能全靠政府,群众自己也得努力。通过政府不断引导和帮扶,如今,移民群众的意识已开始转变,以前总想着靠政府,现在沙河乡的土地已经开始“养人”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也多了,可以养殖也可以外出打工。

“政府给予群众的这种帮助非常有效,我们移民群众也得加把油,把日子过好。”尽管眼下困难依旧存在,但王张家代依然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沙河乡***工作站站长马艳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沙河乡按照省、市、县***“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针对农户实际情况,通过政策宣传、对比算账、动员引导的方式,从劳务输转、畜牧业发展、土地改良等九个方面帮助农户增收。如今,全乡贫困户数量在逐年下降。到2016年底,全乡的贫困户下降到276户。

王张家代一家三口在新房子前留影

五年前,王张家代一家住在约10平方米的羊圈里。(拍摄于2012年3月)

新闻推荐

酒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见成效

本报酒泉讯(酒泉日报记者周爱玲通讯员史卫兵)今年以来,酒泉市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初见成效。酒泉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

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瓜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