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沙河乡的五年蜕变

酒泉日报 2017-07-05 09:56 大字

瓜州县沙河回族乡***办工作站站长马艳说,她这辈子都忘不了第一次到沙河乡的经历。

2012年12月26日,天下着鹅毛大雪,马艳拖着行李箱从酒泉市出发去沙河乡报到。“下午6时到瓜州,问路寻找沙河乡,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沙河乡在哪,直到晚上12时才找到沙河乡。就连乡集镇都没有一盏路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乡政府。”马艳说,沙河留给她最初的印象就是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差。

作为包村干部,每天下村入户是她的“必修课”。“五年前,好几个村都没修通村公路,包括我包挂的河洲村。为了工作,我也像其他乡镇干部一样,自己买了摩托车,每天骑着摩托车下村,回来就是一身土。”马艳说,生活、出行中的困难都不算难,最难的是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每一位扶贫工作者都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切的体会,马艳也不例外。“政府以很优惠的政策引导村民种枸杞脱贫,大部分村民没种过枸杞不愿意去尝试,我们包村干部就一次次入户做工作,帮助大家转变思想,再通过政策的落实,让村民实实在在见到收益。”马艳说,两年前,在她包挂的村里,有一户人家女儿学习特别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高中,就因为家人的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女孩子到15岁就该出嫁,逼着女儿辍学。

“我也是少数民族,这些事情让我特别难过,通过反复开导女孩家人,她总算是顺利上了高中,今年就要升高三了,学习成绩特别好,考个好大学没问题。”马艳说,前几年,乡妇联举办培训班教妇女刺绣技术,一开始一个人都不来,从去年开始大家变得越来越积极,只要是乡上有培训班,大家都会积极参与,人人都在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

“让乡镇干部坚持下来的理由就是看到群众一天天在改变,乡上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一天天在改善。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村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致富信心,找到致富门路是乡镇干部最大的欣慰。”马艳笑着说,到沙河乡工作的这五年,沙河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沙河这五年,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升级。乡上建起了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20座、三联栋钢架大棚2座、普通钢架塑料大棚80座,并扩建枸杞烘干加工厂2座,全乡种植枸杞1.6万亩,实现枸杞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沙河这五年,人居环境呈现出新面貌。乡上建成少数民族科技文化培训中心一所、占地65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一处,多数行政村村道实现拓宽硬化,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乡集镇、沙河村、常顺村主干道架设路灯150盏,道路、人行道整修绿化,沿街店面统一升级……

沙河这五年,全乡贫困群体从754户2999人降至276户1145人。全乡共计为620户贫困户调引基础母羊3660只,申请***发展性专项贷款贫困户646户,带动性专项贷款105户,发放专项扶贫贷款3214万元,全乡各项帮扶措施精准落实,为贫困农户脱贫找准了思路、找对了方法、解决了难题,从而为农户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这还远远不够。

规划中的沙河乡即将建起高标准塑胶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走廊、阶梯式看台、剧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我们乡的基础设施正在一步步完善,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念已深入人心。相信不久的将来,沙河的每一位群众都能在政府的引导下走上致富路。”马艳说。

新闻推荐

破解新能源发展瓶颈 酒泉市促进新能源电力输出和就地消纳综述

酒泉日报记者郭军6月22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作为重点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输出的跨区输电通道,该工程全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将有力促...

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瓜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