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从回首品沧桑
吴辰旭
人是靠一股精气神才活出味道来的。这是我读了田企川先生《甘报乐事》后的一种感觉。
我和田老是同事,一晃竟50多年了。他1961年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甘肃日报社从事“百花”副刊编辑工作。我刚到甘报,分到言论组,和他坐对面。他个头高,面部棱角分明,目光犀利,不苟言笑。当时我有点拘谨,他看我一眼,微笑着以示欢迎,接着便低头在稿纸上写着什么,嘴里还喃喃念着,似在调动记忆搜索什么。
忽然他抬脸便问:“你是不是在‘百花’副刊上发表过散文《鸡声》和《灯》?”我点头,说是。“那时你大几?”我说大二、大三。我乘他不在的空儿,看他稿纸上究竟写的什么,除了“吴辰旭”三个字外,还有一行字:“何其相似乃尔”。
我任《少年文史报》总编那会儿,他已年近半百。当时我那里缺人,他便来做我的副手。田企川在《少年文史报》干得既卖力又顺心,才华和抱负得以充分施展。他退休后,我们又常在甘肃杂文学会一起促膝论道。
回忆是很有趣的,它不但能让精神成长,也会让灵魂变得安静而富有诗意,经过回忆的发酵,沧桑往事便升华为美味佳肴般耐人咀嚼。虽经历过一些磨难,但他手中的那支笔却始终没有停下来,写作成了他的宿命,往事一桩桩从他笔下流出,化作一篇篇精美文字,供世人欣赏。仅用一年时间,以每天一篇甚或两篇的高速度,见诸微信群,很难想象这竟出自一位身患重疾的耄耋老人之手!我钦佩田老坚强的意志、超凡的记忆力、卓越的写作水平,特别是热爱生活的那种态度,一个“乐”字,透射出他对《甘肃日报》诚挚的爱恋,对60年岁月中遇到的纷繁人事的积极评价,对大起大落的时代风浪作出有意味的反映。把故事性、趣味性、史料性、可读性融在一起,令读者大呼过瘾。
田企川的写作成果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冰壶集》《一心集》《抚云集》等著作200余万字,同时主编各种史辞志十余种数百万字,获得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读过这部随笔式纪实文集之后,我感到田老的散文也很了得,与其杂文气息相投,概括起来就是:一身傲骨、一颗真心、一副热肠、一双慧眼。
讲真话,表真情,求真相,是田企川这部文集的一个特色。口无遮拦,直言不曲。有人背地里说他太直太倔,“不懂世故”“没有城府”。其实,这正是他身上闪光的地方,透射出一股传统士人的精神气质。
田企川表面上不苟言笑,实际上却有一副热心肠。他不仅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充满深情,对同事、朋友甚或陌生人,也都热心以待,文集中不乏他助人为乐的记载,有的令人拊掌,有的令人欷歔,有的令人既感动又忍俊不禁!善释放出的能量,使他无论顺境逆境、大事小事、同仁外人、居官者还是普通百姓,他都能救人以危难之境,助人以困厄之时。从田老身上,就能看出甘报人那种乐于奉献、十分敬业、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甘肃日报社犹如一架觇标,从这里可以观察到纷纭万状、遽变不息的时代风云和社会现象,往来成古今。而田企川的这部纪实文集,通过他的人生轨迹,从细部和微观着手,透视时代风云变幻、人事更迭、风习潜移,这是一个生动的呈现,读来亲切、感人,如沐春风。
人生旦暮染银霜,半纪生涯衰草黄。世道风烟闲过眼,每从回首品沧桑!
(《甘报乐事》,田企川著,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栎11月19日,省文旅厅提前启动了2021年度旅行社“引客入甘”旅游补贴审核工作。这给在新冠疫情...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