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郭家堡农民守在自家门口赚钱

甘肃经济日报 2015-11-06 21:23 大字

本报通讯员周斌全桑明

今年以来,敦煌市郭家堡镇采取龙头带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设施养殖、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走出了一条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实现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焕发出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大场带千家走科技化养殖路子

养殖大户马计华2013年入驻郭家堡镇设施养殖产业园,建成了占地25.2亩的养殖场,养殖场建成后,在新技术的引用和新品种的培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以黑头杜泊和小尾寒羊特性进行改良繁育的杂交一代、二代已成为养殖户的首选。仅2015年,马计华的养殖场就先后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公羊100只、基础母羊400只。截至目前,已有13家养殖大户入驻养殖产业园,肉羊饲养总量达1.5万只,在大场大户的示范带动下,郭家堡镇以“养殖场+农户”及“投母分羔”的方式,不断向千家万户输送优质杂交种羊,推广青贮氨化、温精授配等一系列科学养殖新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全镇共建成千家万户养殖小区11个,累计饲养畜禽总量达10万头(只),全镇养殖业呈现出大场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千家万户反哺大场大户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园区带基地走规模化种植路子

“今年红枣普遍长得好,我家种植的30亩枣树,现在每亩地能产红枣600—700斤,按60%的商品率计算,商品果可达400斤左右,一亩地收入在5000元上下。”土塔村村民吕义伟说起自家种植的红枣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做特做强红枣产业、打造“酒泉第一绿色枣乡”,郭家堡镇采取“以点扩面、整村推进、政策扶持”的措施,狠抓示范带动、连片推动,引导思想开放的农民进入万亩红枣科技示范园区,先行示范种植,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紧紧依托新郑灰枣等特色优质产品,吸引和培育红枣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用园区优质红枣的市场竞争力激发带动种植基地的生命力,进一步带大种植基地、兴大红枣产业。如今,全镇红枣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占全镇耕地的65%,建成红枣种苗繁育、畜禽良种繁育、农民技能培训3个基地,成立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种植经营模式,培育出土塔村和梁家堡村六、七、八组红枣种植专业村组。

农场带流转走集约化经营路子

郭家堡镇前进村农民白元河今年5月注册成立了顺天家庭农场,2014年底在土塔村五组集中连片流转土地641.5亩,用于食葵种植。

近几年来,郭家堡镇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园区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利益的最大化。该镇现已建成家庭农场11个,促成土地流转4619.5亩,占耕地面积的16%,催生出4家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家庭农场、 种养大户。土地变农场,农民变工人,出租一份土地,获得两份收益。土塔村村民安吉才笑称,“以前农闲时都跑去城里打工,现在守在自家门口,照顾了家人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这样的日子挺好的。”

新闻推荐

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受表彰 敦煌市图书馆榜上有名

本报敦煌讯近日,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了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敦煌市图书馆榜上有名。近年来,敦煌市图书馆推出了以“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敦煌”为主...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