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打造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本报通讯员 张晓亮 李瑞军 谭振亮
近年来,敦煌市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合理开发、集约节约、优势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提升资源开发水平为重点,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推进技术创新,全力打造以石材加工、钒资源利用、盐碱化工、新能源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构建产业聚集型、效益提升型、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据了解,位于七里镇西郊的敦煌工业园区是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平台,规划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近年来,敦煌市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资7.2亿元,完成了道路、供水、电力、通信、天然气、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等“七通一平”工程,建设面积达58.5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已入驻石材加工、石棉、化工、光电、建材、矿山开采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各类企业173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亿元,吸纳就业4000人,产业聚集态势初步形成,并已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以壮大优势为重点,加快清洁能源产业链建设。目前,敦煌市已累计获批光电项目1110兆瓦,建成光电项目663兆瓦(实现并网583兆瓦),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47兆瓦。国内最大的1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大成科技10兆瓦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参与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今年4月敦煌市被国家能源局列为中德新能源示范合作城市。据介绍,待已获批光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18.7亿千瓦时,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7亿元。同时,敦煌市不断加大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招引力度,引进五百强企业中船重工、新疆特变电工等企业落户敦煌,海装风电总装维护基地已建成投运,年产能60万千瓦,2014年生产2兆瓦风电机组50台,上缴税收292万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石材产业链建设。针对石材荒料成材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开展综合整治,规范矿山开采秩序,加强石材开采企业管理,加大石材废料再利用力度,加快异形石材项目建设,建成景泰石材、富景石材2条异形石材生产线。对现有规模小、工艺落后的小型石材企业进行整合,科学合理确定石材产业规模,切实提升了石材产业开发水平。同时,敦煌市充分发挥石材协会的作用,加强石材品牌培育,拓宽外省市石材销售渠道,形成以板材生产为主、异形石雕加工为辅、废料综合利用为补充的产业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石材产品附加值,目前,敦煌市建成华川石业等石材加工生产企业42家,石材产能突破3000万平方米,力争到2020年石材产量达到40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到26亿元。
以整合提效为重点,加快钒资源利用产业链建设。依托丰富的钒矿产资源,敦煌市将7家钒矿企业整合为3家,目前,正积极向上对接协调,帮助整合企业完成磷钒矿采矿许可证、环评、安评、能评、水土保持等手续办理工作,计划建设6000吨偏钒酸铵、4000吨五氧化二钒,2000吨氮化钒等项目,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对钒矿中伴生磷矿资源进行深入勘查,研究水溶性复合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快盐碱化工产业链建设。敦煌西域特种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矿产资源开发,高分子新材料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芒硝尾矿资源开采、聚苯硫醚合成、聚苯硫醚纤维纺丝等4项技术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敦煌市依托西域特种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动了企业在国内创业板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加快芒硝下游产品研发生产,形成从芒硝到聚苯硫醚涂料、纤维、注塑的盐碱化工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带大市场”的发展思路,敦煌市依托高效节水特色产业优势和农产品资源,建成敦煌富民棉业、莫高面业、敦垦果品、葡萄酒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延伸了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链。
新闻推荐
本报敦煌讯6月2日,敦煌现代物流园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敦煌现代物流园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敦煌现代物流园紧靠敦格铁路敦煌西站和国道215线,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现代物流园和铁路货运中心(敦煌西站...
敦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敦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