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过去“一棉独大” 而今遍野开花 争当民族地区排头兵 提前五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共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委书记 黄从光

甘肃日报 2013-01-23 23:47 大字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号角。作为甘肃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镶嵌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颗“塞上明珠”,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充分的现实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研判形势,充分把握比较优势,再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阿克塞县来讲,不仅可行,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起点”:科学审视研判

坚定发展信心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阿克塞县迈上了加速转型跨越发展的高位平台,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12年底,阿克塞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将达到88.84%。6大类指标实现程度分别为:生活质量98.40%、社会和谐97.25%、经济发展89.51%、民主法制86.85%、文化教育78.13%、资源环境75.85%。23项指标体系中有17项指标实现程度在80%以上,占到全面小康指标数的74%,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失业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平均受教育年限、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等11项指标已经完全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占全面小康指标数的47.8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环境质量指数等6项指标实现程度在80%以上,占全面小康指标数的26.09%。综合分析判断,除第三产业发展、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尚有一定差距外,绝大部分指标完成或接近全面小康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清晰可见。

“新机遇”:依托资源禀赋

发挥比较优势

多年积累的发展成就,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基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发展的进程中,阿克塞县连续多年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县域综合实力迈上了转型突破、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以来,全县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保持在15%以上。目前,全县人均GDP达到1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4元,城镇化率达到95.4%。特别是去年以来,自治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经济社会步入了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快车道”。

民族地区集中叠加的政策环境,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机遇。中央支持甘肃发展的47条意见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加快实施,扶持民族地方发展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东中部产业西进步伐加快,省委“3341”项目工程深入推进,支持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鲜明,利好效应逐步释放。只要充分发挥这些政策优势,打好“民族”牌,把优惠政策用好、用足、用活,必将为民族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对富集的资源条件,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支撑。境内矿产资源底数日益清楚,开发条件逐步成熟,除石棉外,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还有铜、锰、石灰石、花岗岩以及风能、光热、水电等一批储量大、品位好、前景广的资源,与此同时,敦格铁路开工建设、瓜格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引哈济党顺利推进、敦鱼电网穿县而过,一个有利于我县加快发展的通道环境全面成形,为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均较高的发展水平,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优势。阿克塞虽然经济总量小,但是由于人口少,分母小,不足1万的人口基数和相对较高的经济水平有利于我县发挥比较优势,集中财力、物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共建共享。特别是在民生政策和惠民实事的落实上,难度相对较小,落实更加彻底。

“新跨越”:五位一体并举

统筹协调推进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建设“富裕阿克塞”。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攻坚重点,突出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延伸、三产抓壮大、整体抓提升,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三次产业新格局。农牧业生产方面,把高效节水农业和设施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葡萄、枸杞、大枣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以甘草、饲草、温室蔬菜等为主的种植产业,以奶牛、肉羊、家禽为主的设施养殖产业,以肉制品、奶制品加工为主的农牧产品加工产业,完善农牧村基础设施,提升农牧业发展层次,辐射带动农牧民致富。工业经济方面,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打造铜、锰、铁精粉等金属非金属采选冶炼产业集群;以煤化工、干法水泥、电石、石棉、炸药等项目为主的建材化工产业集群;以风电、光电、水电等项目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分别比2011年翻两番。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推动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积极融入敦煌旅游经济圈,整体推进县城4A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赛马会等重大节会常态化举办,打造苏干湖、野生动物观光园、民族餐饮园等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使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服务业等富民产业,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努力建设“文明阿克塞”。继续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集中力量办好示范幼儿园、优质小学、精品初中,推动高中异地办学出成果、见成效。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城乡群众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进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一批科技应用主体和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促进主导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到2015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5%。

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努力建设“和谐阿克塞”。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立法、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各级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达到9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县城建设,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和创新重视信访工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两个共同”示范县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全县社会安全指数达到100%。

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努力建设“幸福阿克塞”。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特困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扩大和规范劳务输转,鼓励倡导自主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救助体系建设,有序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实现城乡医保、低保、养老保险一体化、全覆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满足不同阶层群众住房需求。积极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结合双联行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力求社会保障覆盖到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建设较高水平的福利社会,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阿克塞”。以戈壁明珠城市建设为重点,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态绿化林带,巩固提高国家级绿化园林县城成果。深入实施退牧还草、节水改造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利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实施引哈济党工程和甘肃省构建生态战略平台的有利时机,以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项目,扩大生态保护的覆盖面。健全环境预警监测网络,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县环境质量指数由2012年的83.6%提高到100%。

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

住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的帕尼汉老奶奶不用再为看病的事犯愁了。她不仅到红柳湾镇中心卫生院做了免费体检,还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镇卫生院还将根据她的体检记录为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这些让帕尼汉老奶奶享受的“不花钱”的公共卫生服务,是阿克塞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

就在2012年8月,阿克塞县惠民工作取得了三个“100%”的喜人成绩。全县乡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天然气使用率、数字电视普及率达100%;城乡幼儿入园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达100%。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全县人民的幸福值,是阿克塞县民生工作的目标。

阿克塞县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各项医改政策全面落实,县医院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阿克塞县还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县财政投资100万元,实施了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工程,为全县城乡居民群众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330元提高到390元,参合率达到99%。同时,医护人员定期入户,将慢性病人群纳入管理体系,解决群众“小病拖”“大病抗”的问题。

扎实做好低保提标工作,是阿克塞县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举措。2012年,阿克塞县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321元,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上调至每人每年4000元和2800元,分别增长400元,均高于全省标准;鼓励农牧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取暖救助和“三老一少”补助政策全面落实。该县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2012年改造农村危旧住房120户,建设廉租住房30套、经济适用住房60套,累计达到234套,户均面积50平方米。逐步完善了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和牧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阿克塞县实施了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取消了对牧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只是根据部分岗位的需求确定了学历和年龄。2012年,该县累计发放就业扶持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708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人数220人,输转劳动力838人。

阿克塞县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的十五年全免费教育,建立了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2012年,该县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建立教育奖励激励机制,聘请县级学科带头人30名,每人每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00元。建成了小学生活服务楼、幼儿园教学楼、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在全县推广学习哈萨克语言,将哈萨克语列入干部招录考试的内容,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邱小山

阿克塞县经济发展破茧成蝶

这是一座傲然矗立荒原的希望之城;

这是一座破茧成蝶的经济活力之城。

在当金山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企业厂房,犹似仙子挥舞的衣袖;红柳湾里,连片的日光温室展示了草原明珠新的生活景象;风情园里,民族歌舞折映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进入2012年以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按照省市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发展为上,农牧业调优结构,工业拓展空间,旅游文化产业抢抓机遇,形成了各业兴旺、百花齐开的喜人局面,彰显了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带来的强劲动力。

显示阿克塞县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的数据在不断变化中。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收入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亿元,同比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04元,同比增长18%。

阿克塞县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高载能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光电产业园、以高原风电为主的风电产业园“一区三园”园区格局,成为该县实现转型跨越,加快工业发展的“孵化器”。按照《阿克塞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阿克塞县100万千瓦光电产业园区规划》和《阿克塞县300万千瓦风电产业园区规划》,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重点规划了传统石棉加工区、化工产业区、金属非金属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建材区等五个专区;光电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风电产业园规划面积1500平方公里。

项目是经济的支撑点,也是发展的活力点。2012年,阿克塞县共开工各类项目85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项,5000万元以上项目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去年的2.3倍。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吸引了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阿克塞。全年共签约项目17项,签约合同金额9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2项,已开工建设项目16项,到位资金3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合同履约率分别达到94%、33%和100%,成为阿克塞发展历史上增幅最快、落实到位资金最多、招商引资效果最好的时期。恒亚水泥、楚雄煤化工、太西煤石棉尾矿综合处理、海源铁精粉、华电当金山风电、正泰光伏发电、中能桑普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工业经济实现了由数十年石棉矿产“单一型”向资源综合利用“多样型”的拓展。

发展现代农牧业,是阿克塞县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所坚持的方向。持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实施了乡村道路改造、退牧还草工程、苏干湖湿地保护、河道防洪治理、红柳湾饲草基地引水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县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71公里,新增草原围栏休牧面积1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900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发放奖补资金2902万元。农牧业种植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增加值3800万元。累计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26座,建成葡萄种植基地400亩,设施养殖规模达到2.6万头(只),“万元田”种植面积达到750亩,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积极融入“敦煌大旅游圈”的同时,阿克塞县民族旅游正在破题推进。2012年,县财政预算4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了苏干湖景区改造、野生狩猎园、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完善了景区设施。探索设立有奖竞猜,成功举办10期常态化赛马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全年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同比增长25%。

与此同时,阿克塞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实施了城区亮化、天然气入园、文化中心、自来水净化厂、城市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厂、城区立面改造、排水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将建设恒励物流中心、海源物流中心等项目,使第三产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邱小山

阿克塞县双联行动实现双向收益共同发展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阿克塞县将双联行动作为考验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大机遇,将“为民”理念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发挥纽带联结作用的重要桥梁,将“富民”措施作为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党员干部与农牧民群众双向收益、共同发展。

领导班子推动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阿克塞县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并按照系统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将全县83个参联单位分为15个帮扶小组联系11个行政村和4个城乡居民社区,实现了村组、社区帮扶全覆盖。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办成了一大批惠民实事,强力推进了双联行动深入开展。2012年,阿克塞县实施新续改扩建农牧业重大项目27项,总投资达到2.9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4亿元。其中农牧村交通项目8项、水利项目7项、农牧项目6项、林业项目6项,这是建县以来争取和实施农牧村项目最多、投入资金最高的一年。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作风明显转变。阿克塞县为确保双联行动见成效,出成果,实行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库的管理运行模式;建立完善了对接递补制度、信息责任倒追制度、帮扶咨询沟通制度和“四联四帮五个一”等工作制度,并要求每位联系帮扶干部带着责任和感情深入基层,真正为民办实事,解民忧。同时,阿克塞县将双联行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全县绩效考核范围,并采取民族干部联系汉族群众、汉族干部联系民族群众的方式,使双联行动突显出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也确保了双联行动真正成为“富民”行动。在双联行动中,该县1275名干部与1301户农牧民及城镇困难户结成帮联对子,为联系户落实各类帮扶贷款5500万元,为联系户发送慰问品和慰问金合计人民币25万元,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与农牧民群众得实惠的预期目标。

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阿克塞县各帮扶单位紧扣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着眼于提升村户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联系村产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先后制定了联系户脱贫致富五年计划、联系村(社区)小康目标建设规划和五年工作规划,做到了村有规划、户有目标、单位有计划、干部有打算的工作要求,使双联行动更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2012年,阿克塞县从当前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先后投资1.84亿解决了小苏干湖湿地保护、退牧还草、人畜引水、节水改造、通乡通村公路,以及村级活动阵地等一批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农牧民群众切身享受到了双联行动带来的实惠,也进一步加快了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农牧民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在双联行动的加力助推下,阿克塞县坚持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培育增收产业,建成两处“万元田”富民产业园区、两处高标准养殖区和一处旅游餐乐园,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2012年,阿克塞县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800元,同比增长48%,是建县以来农牧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

邱小山  范立国

新闻推荐

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

本报兰州5月28日讯(记者吕宝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今天上午在兰州举行。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到59人,出席49人,合于法定人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

阿克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