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财力办大事,抱团互补富乡亲 邹城巧用“柴米”做香“农家饭”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12月17日入夜后,邹城市太平镇前韩村气温降到零下5℃,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门前的60座大棚格外安静。33号棚里,灯火通明、温暖如春,畦棱之间,一簇簇黑皮鸡枞菌挺着“腰板”冒出了地面。棚主人赵崇亮和妻子正各领一班人忙着采蘑菇、削菇根,有说有笑,十分热闹。“投资没花一分钱,三个月挣了5万元!”老赵干劲十足。
赵崇亮捡的这份“大便宜”源于模式创新。今年9月,常生源实行“1+1+4”的食用菌种植模式:企业投建大棚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按“1名企业员工+1户贫困户+4户采煤塌陷地失地农户”的结构组成一个生产互助小组,由企业员工负责技术指导。互助小组的大棚按10天一个周期错峰种植,一个大棚集中爆菇时,其余户都来帮忙,不需再花钱雇工。“这种互助模式让农户有赚头,我们企业也不亏钱。”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常猛说,企业兜底回收鲜菇,并在农户卖了钱以后收回菌棒钱,一个大棚可赚2万元。同时因黑皮鸡枞菌采摘周期短、只能地栽不能工厂化,让农民参与进来种植弥补了企业短板。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创新,模式创新是生产关系的创新。”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认为,后者更能有效“搅活”农村。邹城市鼓励农村进行模式创新,通过将土地、产业、劳动力、政策资金等资源进行巧妙整合、综合运用,发掘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村正像前韩村一样,巧用“柴米”做出一锅又一锅香喷喷的“农家饭”。
12月17日下午,葛炉山坡地上,砂轮飞转、焊花四溅,新建的45座钢结构大棚初露雏形,呈梯田式整齐排列下来。“11月13日开工建设,本月底就能投产,正好赶在春节前出菇,价钱肯定低不了!”邹城市大束镇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信心十足。几个月前,镇里变“撒芝麻盐”为集中投放,将扶持15个村的资金集中入股具备产业基础的钓鱼台村,由村党支部领办的朱佳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每村每年得到不少于投资额10%(即5万元)的保底收益。
合作社如何运营并保证收益呢?这里又采用了另外一种新模式: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社将大棚分包给农户种植管理,又与龙头企业合作解决菌棒、技术和销路。收益扣除菌棒钱和农户保底的1万元,剩余部分由合作社和农户5:5分成。“一年收两季,俺这一季就挣了7万元。”菇农朱娟娟正忙着为菌棒注水,准备培养第二茬。她和丈夫之前常年在外地打工,去年回来承包了两个棚。和大束镇的做法如出一辙,太平镇集中资金入股马厂村企业泰马菌业,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至少获得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邹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动能,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力促资源型城市转型。今年,被评为全省十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之一,同时又是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但邹城清醒地看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就在农村,在坚持“工业强市”政策的前提下,下大力气狠补“三农”短板。截至目前,邹城市所有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摘帽,农民人均收入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王金虎徐长顺)近年来,济宁市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实施“控转并举...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