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本报记者 刘菲
在今年的记者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令我难忘的人和事,但最令我感动的一位受访者,是来自邹城市的“玻璃男孩”徐辰杰。
今年8月初,我跟随市残联来到邹城市,拜访了被称为“玻璃男孩”的徐辰杰。出生于2000年的他是一名先天性脆骨症患者,全身骨骼易碎,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行走,但他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坚强求学,十二年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最终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54分的好成绩。
在采访过程中,我被他的聪颖好学和顽强的毅力吸引,佩服于他在身体条件的局限下仍能保持优异的成绩,更赞赏他通过网络帮扶病友学业,希望回报社会、传递爱心、创造自身价值的心。同时,徐辰杰家中友爱的氛围也令我印象深刻。徐辰杰的爷爷十二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陪读,家人对他的支持和鼓励,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都是徐辰杰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不可或缺的原因。现在的徐辰杰已经是山东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将来的人生会有更多的选择。这是一个充满了坚强、毅力、善良和希望的故事,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受感动,我希望能够以我之手表达出来,传播下去,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故事,给予这个坚强的少年祝福,并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
采访过后,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整理内容和撰写稿件,希望能尽善尽美,这是作为一名记者能够给予受访者的敬意。同时,如果这篇稿件能被其他身处困境的人看到并获得力量,那就是一名记者无上的荣幸了。
记者工作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和途径去接触这些激励人心的人和事,能够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以及自身的努力能给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将自己笔尖聚焦到普通市民所关注的人和事,让市民能够通过我们的稿件体会到更多精彩,关注身边生活。
新闻推荐
10月27日,邹城市中医院组织中医专家到该市公安局开展“关爱公安民警送健康”义诊活动,为公安干警们送去健康,志愿者们还发放...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