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民政局 构建多元养老新格局 绘就养老事业新篇章

济宁日报 2019-10-08 09:21 大字

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设施1107处,其中,养老院203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2处、农村幸福院697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1处、社区老年人食堂34处,配置养老床位6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8张。济宁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在民政部、财政部的绩效考核中获全省唯一的优秀等次、位列28个参评城市第8位;任城区、邹城市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县(市、区)和全省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

党委政府重视

建立强有力推进机制

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市政府连续3年将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列入为民所办实事,建立了由分管市长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多次召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座谈会、观摩会,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参与、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建立规划引领机制。市、县两级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与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机衔接,纳入全市城市规划“一张图”管控,为养老设施预留充分发展空间。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把养老设施纳入新建小区和连片商品房开发公建配套范畴,由“图上布点”具体到地面、落实到项目。

建立政策支撑机制。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将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福彩公益金留存部分50%以上用于养老事业发展,采取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途径,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2013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养老事业发展资金近10亿元,争取省级以上扶持资金2.8亿元,资助建设近1000个养老服务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近年来,上海九如城集团、湖南普亲、北京光大汇晨、青岛阳光佳苑等一批全国知名养老品牌落户济宁,寸草心、凤凰怡康、添福等一批本土养老服务企业实现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和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的行政审批,全面实行备案管理,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把该放的权利放给市场主体,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加大资金扶持。公办与民办、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补助政策,对新建、租用房屋建设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7500至9600元,对租用房屋建设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补助3500至4000元,对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给予17至32万元的建设补助和4至6万元的开办补助,对农村幸福院给予6万元的建设补助和3万元的开办补助;对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给予30至6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加大土地税费扶持。每年安排专项用地指标,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依法划拨用地,对其他养老服务项目用地,以土地有偿使用方式优先供地,地价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并在税收和水电气热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坚持因地制宜

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夯实社区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42处,打造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1处。市、县建成12349养老服务信息平台7个,引入400余家社会企业和专业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康复、紧急呼叫、家政服务等居家服务项目,线上线下服务辐射近30万老年人。

统筹推进机构养老。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养老院委托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实现公建民营。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对139处乡镇敬老院实施改厨改浴改厕,30处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市民办养老机构数量达到71家,占机构总数的36.2%。

创新发展农村养老。按照“政府扶持、村级主办、社会参与、互助服务”的原则,利用集体土地、闲置校舍等建设农村幸福院697处。全面推行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对农村低保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重度残疾人,按照自愿申请、愿进全进原则,由养老机构集中供养。

不断完善惠老制度。为全市5.7万名低保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80至200元的困难老年人补贴,为全市1017名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85元的护理补贴,为6000名高龄、空巢、困难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0至50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165个养老机构购买意外伤害责任险,完成1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提升服务质量

推动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综合监管。自2017年起,持续开展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对照民政部115条养老服务质量指标,对全市203家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全部纳入养老机构智能监控平台。

深化医养结合。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服务,鼓励公立医院设立养老病科、开设老年护理院和对口签约支持养老院。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的,择优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曲阜市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推行“居家医康养”服务模式,受到省政府领导肯定。

壮大专业队伍。建立养老护理员分级分层培训制度,连续三年实施“千名养老护理员培训工程”,每年培训1000名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孔孟之乡敬老使者”评选活动,评选了100名首届“孔孟之乡敬老使者”,4年管理期内每人每年给予7200元的津贴,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文化养老。在全市100处养老机构设立“国学书屋”,命名14个单位为济宁敬老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文化养老课题研究,推动制定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养老标准。近期,将与《小康》杂志社联合举办高层次的养老文化论坛,推介济宁文化养老成果。

编者按:养老服务,关系民生,情系百姓。济宁市是老年人口大市,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0万,占总人口的19%,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为目标,突出组织领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惠老政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重点环节,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新闻推荐

邹城市中心店镇推进“三产融合”“三区同创”全域一体化发展 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在这里崛起

□本报记者姜国乐张誉耀本报通讯员张长青周广鹏高端水果种植面积近万亩,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机...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