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青年企业家“抢滩”山东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发展机遇

大众日报 2018-08-05 04:24 大字

□本报记者张依盟

上半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33家,同比增长37%,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标准化+”取得新成果……随着山东省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综合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来自省外、国外的青年企业家纷纷来鲁投资兴业,抢抓发展机遇。

青岛中德生态园是由中德两国政府建设的首个可持续发展示范合作项目,位于园内的青岛德国企业中心,多年来不仅为来华投资的德国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更成为中德间企业交流的重要桥梁。

“企业在投资选址时考量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不仅是被产业园区的硬件设施和优惠政策所吸引,更重要的还要看产业园区甚至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否长远、营商环境是否优质。”青岛德国企业中心总经理柯雪婷(KerstinKaehler)表示。当有德国企业询问青岛市场情况时,柯雪婷总会详细咨询对方的客户群体、供应商和客户分布,以便给企业提供最准确的建议,“来这里的企业经营理念必须和园区生态特色吻合”。这两年,由她引入的德国企业大都是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型企业。截至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强、16家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进驻中德生态园。

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是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企业家选择来山东投资兴业。

两年前,清华大学博士后杜辉主动放弃在北京的稳定舒适生活,来到枣庄参与创建鲁南大数据中心。他既担任首席技术官,同时承担技术和数据中心运营与对外招商的双重工作。

“虽然创建过程艰辛,但我看好山东的发展。”杜辉说,2017年鲁南大数据中心被列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枣庄市也成为继济南、青岛后的第三个互联网一级节点城市。“这是我们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下一步将依托已有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快速有效地推进数据中心的运营工作。”

“产业的结构升级会不断向新兴产业提出新需求,推动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新机遇。”湖北青年企业家庹华看好山东产业结构变革的巨大发展潜力,在邹城投资建设了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与广州、深圳等以3C电子产业为主的区域相比,山东的铸造、机械加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改造需求较多,而这些产业对中小型负载机器人需求最集中。“借这一轮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热潮,已经有大量当地制造企业预定采购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在山东投资兴业,我们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千泉街道转作风 促提升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王聪)今年以来,千泉街道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理论、学业务、提水平。通过开展扎实的学习教育活动,有效地...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