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业路上人社同行——市人社局促进创业工作五年记

济宁日报 2017-09-27 09:43 大字

作为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济宁一直是创客们施展抱负的热土,济宁市人社局一直陪伴在创客们的创业路上。

创业孵化创业者梦起的地方

5年前,山东游骑兵汽车电控技术有限公司在邹城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公司研发中心在北京,当初选择邹城,就是看上了这里的各种环境和政策。”公司行政副总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公司提供了3年免租金的厂房,并提供了500万元免息启动资金,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在基地帮助下,企业目前正在申请4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控系统,不仅销往国内多家企业,还出口到西班牙等国家,每年销售量达到4000台。”“游骑兵”是邹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首例孵化成功的项目。邹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总占地203亩,总投资1.5亿元,建有综合楼、写字楼、高标准双层车间、单层车间以及专家公寓、服务中心楼等生产生活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已形成以机械设备、新材料、现代装备设计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基地已经有130余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3500余人。2013年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平台,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设立公共办公区域,提供开放的办公环境。“公共办公区为创业团队免费开放,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带着笔记本电脑就能来创业,不仅节省创业团队的各项开支、降低创业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技术交流和观点碰撞的环境,大大激发了创业热情。”邹城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处主任介绍。

邹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这样的创业平台,在济宁绝对不止一家。5年来,济宁市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园)建设,每个县市区都建成了一处不低于1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园),全市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达到22家,入驻企业1300余家,每年至少吸纳吸纳就业6000余人,引导和带领一大批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创业人员通过创业实现梦想。济宁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汶上县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金乡亿九科技孵化器等9家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平台,累计获得奖补资金2800万元。连续三年评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市级创业示范园18家,拨付奖补资金2460万元。创业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进一步增强。2016年实施市级“众创空间发展计划”,济宁市创业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吸纳23家创业企业入驻,全市建成众创空间19家,3个街道(乡镇)被评为首批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31个社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创业型社区,获评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创业资金雨露滋润企业发展

“受经济下行影响,公司经济效益有所下滑,而且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最近我正为公司前景犯愁呢。济宁人社局的同志来公司开展政策宣传,让我了解到我的公司能够申领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2000元/人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同时还能申请最高1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两年内财政100%贴息,真是咱小微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呀!”山东文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乐开了花。

近年来,济宁市连续出台《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济宁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市政府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每年从失业保险滚存结余基金中安排不少于1亿元作为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补贴提高到3000元,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提高到1.5万元,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提高到3000元。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设立市级担保基金1亿元,各县(市、区)担保基金不低于1000万元。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创业担保贷款贷审会制度,缩短放贷周期。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引导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落实大学生创业培训补贴、创业项目补贴、房租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等政策。五年以来,全市共支出各类就业资金10.45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亿元。

创业大学为“创业小白”开设课堂

“我有创业的想法,但是缺乏创业知识,正好村里通知有这次培训班,我就报名了。在这里不仅学习到了常规的创业实训基础理论,还能进行全方位创业模拟实践体验,对我帮助挺大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何树新参加完济宁市创业大学培训后,高兴地告诉笔者。自2016年7月济宁市创业大学开门运营以来,越来越多有志于创业的人士从这里走出来,实现了人生梦想。“我们这里有创业理论教室、创业测评室、就业创业成果展示厅、岗位模拟实训室、创业书屋、创业咖啡。”济宁创业大学创业导师正在给参与培训的学员们介绍创业大学。“如果学员愿意创业没有场地,我们济宁创业大学,有创业苗圃,免费给学员提供创业的场地,同时也可以给学员提供一些创业的项目,创业大学不收取报名者任何费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高校毕业生、企业在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八类人群都能报名,总之一句话,我们济宁创业大学将为济宁市愿意创业的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济宁市创业大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在各驻济高校、县(市、区)设立了创业大学分院和分校,目前,济宁市的创业培训已全部由创业大学承担,相关创业培训支出由济宁市就业办公室进行拨付补贴。

为更好提升创者素质,让“创业小白”能够尽快掌握创业技能,市人社局将培训范围扩大到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全体城乡劳动者,积极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四单式培训模式。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进乡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让农民不出村庄、居民不出社区、大学生不出校园、新员工不出厂门即可参加创业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提高到1600元,提高定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加强电商人才培训,成立济宁市电子商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首家以市政府名义制定的电商培训方案。五年来,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30万人,电子商务培训12.9万人。

创业大赛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我们做的是村镇O2O电商平台,让老百姓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既能缓解农村卖难,又能缓解买难。”“婴幼儿服饰和床上用品,染色剂必不可少,可以喝的染色剂,绿色安全环保,今后市场将非常广阔。”“通过真空低温脱水,做纯天然果蔬脆片,将会非常受白领、儿童等市场欢迎。”在济宁市第三届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比赛现场,一位位选手上场后,先通过视频、幻灯片向评委和观众展示自己参赛项目的产品或服务概况、市场机会分析、市场定位等内容。他们精彩的现场演示,引起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济宁市连续举办三届创业大赛,营造浓厚创业氛围,涌现出山东联诚汽车混合动力有限公司等多个优质创业项目团队,山东联诚汽车混合动力有限公司在省第二届创业大赛中获得初创企业组的一等奖。

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市人社局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办“就业服务进万家”节目,解读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就业创业政策惠企业”宣讲活动,到开发区、乡镇(街道)、商贸城等商户、企业集中的区域举行宣讲会。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四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建立充实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已达3000多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资源共享。整合社会师资,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共222人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五年来,济宁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7万户。(济人研)

新闻推荐

香城镇***谱新篇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张亚伦刘近元陈刚)***以来,邹城香城镇制订了产业扶贫计划和扶持政策,因村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实施退耕还林、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一系列扶贫项目,谱写了以实扶贫新篇章...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