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香城镇***谱新篇

济宁日报 2017-09-21 10:10 大字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张亚伦刘近元陈刚)***以来,邹城香城镇制订了产业扶贫计划和扶持政策,因村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实施退耕还林、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一系列扶贫项目,谱写了以实扶贫新篇章。

项目扶持助力扶贫。该镇根据贫困人口基础数据,全面摸查农村贫困户、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和专项扶贫项目等融资需求,通过加强扶贫基础信息共享形成需求清单,积极争取信贷产品、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等专项资金,优先扶持适合以贫困家庭为单元进行生产经营的短平快特色产业项目,加大对能人大户的信贷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实施“以一带十”农村能人带动贫困户的帮扶工程。香杨庄村积极争取贴息贷款2万元为贫困户提供了8只山羊,大莫亭村为有种植需求的贫困户流转土地25亩全部发展苗木种植,洪山谷生态园安置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6人,不断增加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旅游产业带动脱贫。该镇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等富民产业,采取“租金+分红+就业”脱贫模式,带动贫困户扶贫脱贫。北齐村北临莫亭湖和国家AAA级五宝庵山风景区,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建立了农家乐、快递电商和旅游服务站等项目,形成了以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及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旅游特色村。通过旅游项目带动,去年25户贫困户每人分红440.5元,保障了贫困户长期稳定收入,形成对贫困户的长效扶贫机制。

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该镇依托退耕还林工程,采取土地流转和大户承包的模式,推进林业规模化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泉山沟村建设了大樱桃釆摘园、葡萄采摘园和滨河花卉观光园,打造了集林果采摘、农业观光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生态园。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每亩收入不足300元提升到每亩1000元,并安置农民就业近百人,每人每年增加工资收入2万多元。近年来该镇共流转土地2.8万亩,发展大樱桃、长红枣、黄桃和苹果等种植,形成了一批林果致富产业,美了村庄富了农民。

公益岗位实现脱贫。该镇积极探索有偿性公益岗位,先后为贫困户设置卫生保洁员、治安巡逻员、秸秆禁烧巡查员和道路养护员等26个岗位,实现了公益岗位就业脱贫。五宝庵山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游客中心640平方米,内设游客休息大厅、接待室、特色产品商店、生态停车场和莫亭渔村等功能区,每天接待大量游客。北齐村妇女孙现荣丈夫病逝,不仅要独自抚养两个学生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去年该镇扶贫办将她推荐到游客服务中心当保洁工每月工资收入800多元,解决了她们的生活难题。张马庄村单亲父亲郝凤房年近六旬患有精神疾病,还有14岁独子在上小学,张马村为其父子办理了家庭低保,并为老郝安排担任村里保洁员每月工资收入600元。目前该镇已有26名贫困家庭人员被安置到公益岗位,全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落实政策保障扶贫。该镇积极宣传并用好上级惠民扶贫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保障政策,为扶贫攻坚奠定基础。通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对因病致贫贫困户跟踪落实医疗报销和大病救助等政策,并对个人无力承担且符合规定的住院费用的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救助。对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兑现发放生活补贴,由每人每月60元提升到80元。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落实学前教育等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对其他需要低保政策兜底帮扶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牵头积极组织上报办理低保的相关材料,新办理低保103户发放低保金564.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89.3万元,确保应保尽保。同时,通过带领驻村干部等包保责任人入村开展扶贫日送温暖活动,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等情况,为1276户扶贫户发放了米面油和棉被等生活物资,保障了贫困群众生活无忧。

新闻推荐

做好新学期校园安保工作

新学期开始,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近日,邹城市公安局组织警力深入到辖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环境,扎实做好新学期...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