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赠到卖,骗走老人3万多
市工商局:老年消费者应谨防各类消费陷阱理性谨慎要记牢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高晓彬“310元的豆浆机、420元的电压力锅,今天买产品的钱明天如数退还给你……”前不久,在邹城市张庄镇的农贸市场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促销活动。6名热情的“销售员”以慈善的名义向市民兜售商品,并声称所有费用将在第二天全部退还,吸引了不少当地老年人参与。可随着活动的持续,商品的价格越来越高,老人们花出去的钱也越来越多。有一天,当多名老年人兴高采烈地像往常一样准备退钱的时候才发现,“促销员”全都不见了。近日,邹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会同张庄派出所打掉了这一诈骗老年人的团伙。在集市免费送小礼品,专引老年人上钩6月19日上午,邹城市公安局一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张庄派出所接到辖区几名老人陆续报案称:“自己被集市上卖东西的人骗了!”通过与老人的进一步沟通,民警了解到,该诈骗团伙虚构了一家有实力的公司,以举办“慈善活动”为幌子,在人口集中的地方通过免费送小礼品的活动吸引老人参加。十天左右的时间,见吸引的老人越来越多,该团伙的活动便开始“由赠到卖”,称公司慈善活动赠送名额有限,若真需要就先用钱买出来,并且买东西的钱第二天会如数退还。“起初愿意掏钱买东西的老人不算多,但第二天当大家看到上一次购物的钱果真如数退还时,不少老人就心动了。这时,涉案嫌疑人就拿出一些劣质豆浆机、电炖锅和净水器等开始兜售。第三天,又拿出另一批产品,告诉老人这种产品更好,价钱也更贵。不过,同样得先预付现金才可以把新产品拿回家。就这样,该团伙通过“今天买产品的钱明天返还”的方式逐步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让老人不断花钱买产品,最后卷起骗来的钱消失得无影无踪。”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该团伙通过这种方式已先后骗取多位老人的钱财,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
便宜小家电高价卖,多是三无产品了解到详细案情后,张庄派出所会同刑侦一中队成立专案组立即开展调查,通过摸排走访和调取集市附近监控,很快锁定6名犯罪嫌疑人身份。随后,警方在张庄镇等地架网守候,将徐某、王某等6人抓获归案。在工商部门的配合下,民警发现,该伙犯罪嫌疑人销售给老人的小家电绝大多数都是质量低劣的三无产品。唯有一款豆浆机在工商部门能查询得到,市场售价还不到100元,可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手中,却被以310元的价格卖给上当老人。“其实,近年来警方破获了不少此类专门盯准老人诈骗的案件。涉案嫌疑人大都是采用利益为诱饵。近几年来“骗老族”横行,诈骗案件屡见不鲜,犯罪分子大多是利用群众的信任来实施诈骗,其中很多诈骗的对象都指向了老年人。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随着“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采取“情感侵入法”,热情地和老人套近乎,骗取老人的信任后实施诈骗。因此,子女平时也要与老人多沟通,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样的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对方透漏自己和家人身份、存款、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资料。
市工商局提醒:老年消费者消费应理性、谨慎对于老年人容易掉进消费陷阱的原因,市工商局朱蕊科长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贪”字头上一把刀:很多老年消费者购物并不是自己确实需要这些东西,而是看上了商家给的赠品,被三五块钱就能买到的赠品拖下了水,“有位老人就为了赠送的六个鸡蛋,在寒风中排队一个多小时,最后购买了五万块钱的保健卡”朱蕊科长说。第二、恐惧衰老和贫穷:部分老年人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常期望投资能获得高收益,因此容易上推销人员的当,损失钱财。第三、亲情呵护缺失:老年人独居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子女不在身边,心里空虚需要交流,“很多搞推销的看见老人都不叫阿姨、叔叔,直接叫干爸、干妈,嘘寒问暖、跑前跑后,不知道真以为是亲儿子女儿,正是这样热情的‘儿女式服务\’让老年人得到了心灵慰藉,一旦亲情满足,就不在意到底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从而掉进了对方设下的圈套。”
针对近年来部分不法经营者抓住老年消费者的弱点,设置种种消费陷阱,导致老年消费者投诉量逐渐增多的现象,市工商局发布十大老年消费陷阱及相应消费警示,以此提醒老年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谨慎消费:一、有病切忌乱投医。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二、免费承诺别轻信。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
三、虚假广告要辨别。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四、专家忽悠不上当。老年人因有病在身,他们特别渴望专家、医生的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五、无效退款难实现。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不惜违反广告法,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六、养生讲座不购物。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老年人不要随意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七、“政策补贴”不可信。某些不法商家冒充国家卫生部的电话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直接打电话,谎称能为他们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老年人不要为了获得所谓“政策补贴”而上当受骗。
八、保健品药品要区分。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
九、上门维修找对人。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十、面对诱惑防风险。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切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近日,邹城城前镇开展了暑期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走访入户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讯员孙召明摄)...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