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缘何遇尴尬
□CFP供图邹平县黛溪街道农业技术人员(右)在农村进行果树管理、蔬菜种植、小麦春灌等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服务。近些年来,山东省部分地区对科技特派员这一做法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不少问题。
□本报记者王兆锋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孟庆剑庞焱
田间地头“开药方”
特派员成香饽饽
2004年4月,聊城作为山东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的第一个试点市开始进行试点。家住聊城市东昌府区张鲁集镇胡金堂村的农民胡金合,是科技特派员的受益人之一。
胡金合是个拥有10来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民,家里的5亩地在他的耕作下效益始终不错。后来,他又承包了10亩地。但奇怪的是,虽然土地面积扩大了,可效益却还不如当初的5亩地来的高。2009年,胡金合参加了一次科技特派员知识讲座,认识了由东昌府区农业局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姜新,并将自己面临的问题告诉了他:“我种了10来年的菜,现在反而不会种了。”
姜新到胡金合承包的菜地了解情况后发现了问题所在:“看似种植面积增倍了,但种植习惯还跟种5亩地时一样,这怎么能照顾过来?”他当即开出了“药方”,包括加强受雇人员的管理、统一大棚种植标准、土壤改良等。
在落实方案的同时,姜新又先后做了4次现场指导,胡金合当年的收益便有了起色,其15亩地共获利22万元。现如今,在没有严重灾害的情况下,胡金合每亩地的纯收入可达1万元。他也是当地较早开上小汽车的农民。
现如今,姜新已成为农民的“香饽饽”。“科技特派员的手机号是公开的,而且24小时不关机,半夜被手机铃声叫醒是常有的事。”姜新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利用周末两天时间进村进行科技指导外,有时就连早上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后的时间都要留给村民。
特派员农民应“互选”
队伍面临断档之忧
“对于农民而言,一些院校的专家、大学生精于理论,对农民讲授的知识过于深奥,也不实用,在实际操作中得不到农民的欢迎。再者说,术业有专攻,本是种蔬菜的农民,本就不需要精通苗木的科技特派员。”聊城市东昌府区科技局副局长叶兴强认为,“农民需要与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特派员对接,而非流于形式,任意选派。所以政府部门要负起责任,建立‘互选\’环节。”
东昌府区目前共有科技特派员139名,但年龄结构令叶兴强忧心。“在我们的队伍里,60来岁的根本不算老,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而一个大学生想要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起码要跟着老特派员学习两年以上。但是,有多少大学生愿意跟着天天进村下地?我们的特派员又有多少精力来带这些‘徒弟\’呢?”
记者了解到,有的县以前科技特派员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现在,这项工作实际上已经停了”。原因何在?
“科技特派员都是各单位选派的,确实盛行一时,聊城曾有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了不少难题。但是时隔这么久,上级再没有关于科技特派员的相关新政策、新规定,慢慢地各地也就对‘科技特派员\’这一称号淡忘了。”
当前,科技特派员们进村指导的积极性大不如前。“素质再高的科技特派员,也不能脱离开生活工作吧。但是现如今,科技特派员们进村指导不仅要挤出时间,还要‘自掏腰包\’。”叶兴强说。
想要让科技特派员们走出尴尬的局面,叶兴强希望新的政策下达后会对科技特派员予以激励。“政府可以给予科技特派员补贴,或者科技特派员为服务对象赢得利益了,政府可以在其税收中拿出一部分奖励科技特派员,如果科技特派员没有真正帮到服务对象,那么这段时间的费用由科技特派员自行解决。这样以来,有能力的科技特派员不仅可以脱颖而出,而且还能享有到一定的实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叶兴强说,“除此之外,如对科技特派员的定期培训、在单位的工作时间与下乡进村的工作时间之间的分配等,都需要新政策的详细说明。”
相关新闻
“科技特派员+企业+贫困户”探索扶贫新模式
□本报记者吕光社张誉耀
“跟着科技特派员学了很多蔬菜种植技术,而且可以在家门口干活,每月收入2000块钱,管午饭,减轻了生活压力。俺真的挺知足!”6月3日,在邹城市田黄镇枣园村三仙山生态园,53岁的陈庆英告诉记者,老伴儿常年哮喘,不能干体力活,儿子先天性智障,全靠她一个人养家糊口,如今每月的收入已是原来种一年庄稼的收成。
生态园老板任伟霖介绍说,像陈庆英这样住在附近、家庭贫困的员工,从2013年营业开始,生态园已经招收了30多名。“他们虽然是农民,常年在农村种地,但大都只种过花生、地瓜,而番茄、黄瓜、山杏、豆角等果蔬经济作物接触很少,科技特派员、邹城市科技局蔬菜站站长王夫同老师来了之后,他们学的非常认真。老陈现在已经是技术员助手了。”
“科技特派员+企业+贫困户”,是邹城市在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对接技术需求贫困户时探索出的新模式。邹城市科技局副局长肖炳连介绍:“我们把帮扶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组以镇、村为单位划分,镇、村的干部再跟企业、园区商议,安排贫困户去那里工作,科技特派员则免费为企业作技术指导,贫困户可以边打工边学技术,能有稳定的收入。”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光社张誉耀本报通讯员张长青青山相应,绿树环绕。走进邹城市香城镇石鼓墩村,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苍翠欲滴的绿化景观映入眼帘,设计精美的果皮箱、排水道罗列两...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