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活有了新希望”

济宁晚报 2016-01-15 07:11 大字

■本报记者宋仪凯“有了这个理发店,我们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感谢党委政府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邹城市千泉街道尚兰村村民王宪政坐在椅子上倾斜着身子说道,心里充满感激。崭新的理发设备,热烘烘的暖气片,深冬时节,宽敞明亮的理发店内暖意融融,透出一股新气象。“王宪政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村的致富能人,夫妻二人在城里开过理发店、浴池,后来得了病不能干活了,再加上要供两个孩子上学,所以家庭比较贫困。理发店重新开业,他们两口子靠着老手艺生活会好点。”村支书孟祥平告诉记者。理发店就建在村口,不远处就有一个浴池,周围几个村的村民过来都十分方便,不愁客源。“很佩服王宪政,他很乐观,很不容易,希望他们家能越过越好。”一位正在理发的村民说。“这个病号称不死的癌症,身体的关节会慢慢变僵硬。”在和记者的聊天中,王宪政的头始终歪向左侧,把身体放正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米八的大个子体重不足一百斤,双肩瘦削,伸出的手指显得特别细长。20多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让王宪政的身体备受摧残,10年间3次大手术及长年累积的医药费让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这个褂子是人家给的,裤子是人家给的,一年到头就给自己买了一双鞋。”王宪政说。

病痛折磨着王宪政的身体,但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在邹城市***走访调查中,王宪政提出夫妻俩想靠着理发的手艺改善生活,早日实现脱贫。他的想法得到了邹城市有关部门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2015年12月7日,新建的理发店正式开业了。开业当天,前来理发的人络绎不绝,已经不能给人理发的王宪政看到妻子忙来忙去,眼泪几次要夺眶而出。“这些年党委政府和村里的老少爷们帮了很多忙,我们打心眼里感谢。”王宪政的妻子说。自从王宪政得病丧失劳动能力后,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民政部门发放了救助金,包村干部送来了大米等生活用品。扶贫要扶志,来自方方面面的温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截至目前累计扶持贫困户发展林果产业36户,发展养殖产业20户,发放助学金近90余万元,全市新识别低保兜底共922户。”邹城市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贵在精准,今明两年,济宁市将集中开展六大脱贫攻坚行动,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市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国梦“济宁篇章”进程中同步过上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济宁市已有两家“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

本报济宁讯(记者孙逊)近日,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公布了第三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的名单,济宁市梁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被确认为第三...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