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好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山东商报 2015-01-22 00:19 大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是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自动化的动作行为,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

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和巩固的过程,作为老师应从细处人手,从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少年儿童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应抓好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有目标,让养成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少年儿童,身心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需要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国礼学哲人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由此可见,对少年儿童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少年儿童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少年儿童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确立行为目标。在制度层面,把少年儿童的常规养成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最好的行为目标和准则,要细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按照日常行为规范做事。从制度化的管理向行为化推进过程中,用少年儿童文明礼仪细则来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向少年儿童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如从少年儿童一天的生活开始,从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入校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环保卫生礼仪、集会礼仪、赛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网络礼仪等方面对少年儿童进行细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有制约,加强监督,不断强化。向少年儿童提出了要求,那么还要加强监督,不断强化。据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年过8旬仍能准确地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有人问他是怎么记住的。他回答说:“说起来也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少年儿童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少年儿童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3、有保障,构建“教师——少年儿童——家长”立体德育网络,确保养成教育。现在少年儿童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在学校里是好学生,文明守纪,一到家里就变成另一个样子,很多家长也说孩子只听老师的。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建立起以少年儿童为中心的“教师——少年儿童——家长”立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教师严格要求少年儿童;少年儿童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常年开展“十个一”活动,要求少年儿童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做一次志愿者等等,并及时反馈给老师,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才的成长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方面,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少年儿童的一生有重要作用。正如心理学专家洛克所说的——“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少年儿童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的成人、成才打下基础。邹城市南屯煤矿学校刘道龙

新闻推荐

看看24个试点村镇“好”在哪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据记者了解,乡村记忆工程首批24...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