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诚信夫妻替子还债获多方援助

大众日报 2014-12-02 02: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长青胡恩姣本报记者张誉耀

11月27日,冬雨霏霏,格外阴冷。10点多钟,邹城市国贸家具城总经理庾振洪驱车几十公里,来到城前镇前标村村民孙祥存的家中,为他送去一张聘书,聘请他为国贸家具城的员工。

原来,庾振洪最近通过各级电视、报纸的报道,听说了孙祥存夫妇13年来替亡子还债的故事(本报今年5月13日在“首善之区·四德故事”栏目以《孙祥存:连续13年替子还债》为题报道),被老两口诚信做人的精神所感动。得知61岁的孙祥存还要继续远赴外地打工,为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同时解决老两口长久的生计问题,庾振洪特意在家具城安排了一个岗位,并提供住宿,让孙祥存就近打工。“我们需要这样的诚信员工做典型榜样,让企业在诚信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老庾说。

就在庾振洪送去聘书的当天,邹城市蓝陵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召平也碰巧匆匆赶来。从镇里听说了老孙的事迹后,他专程将5000元送到孙祥存夫妇手里。“我也是为人父母,老孙的品质和故事都让我很感动,就是想用绵薄之力帮助他。”

面对热心人的帮助,孙祥存说:“替子还债不是别人要求的,是打心眼儿里觉得要诚信做人,是本着良心应该做的。谢谢你们的帮助,俺两口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再多干两年活儿,把剩下的6万多块钱还清。”13年来,他们已陆续还了12万元。

孙祥存的大儿子去世前开办了一个面粉厂,当时周边县市的110多个客户和他保持着业务关系,好多人都是看中了老孙做生意讲诚信才一直合作下去的。当时的面粉袋是孙祥存设计的,正面印着一个大大的“标”字,他说:“一个是俺们村叫‘前标村\’,另外,觉得这个‘标\’也是说做人、做生意都要有个标准。”

孙家的诚信家风在四邻有口皆碑,借款人从来不会向老两口催债,即便急用,也是他能给多少就要多少。已结婚七八年的小儿媳妇也是看上了他们的诚信善良,才自备嫁妆嫁到了孙家。

邹城是孟子的故乡,儒家文化长久滋养了这片土地,仁爱、诚信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这里长期传承。

邹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玲也特意给老孙夫妇送去了6000元“生活困难道德模范救助金”,“面对社会上道德缺位、诚信缺失的现象,社会需要更多正能量匡扶正气。作为宣传部门,我们有责任将道德典型宣传出去,让人们关注典型、帮助典型,进而学习典型,以这种道德接力的方式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

近年来,邹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挖掘道德典型,连续多年举办感动邹城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在当地形成广泛影响力。特别是今年5月份以来,该市文明办联合国贸家具城等诚信爱心企业成立了爱心基金,专款专用于事迹突出、经济困难、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道德模范的经济援助,真正让好人得好报、让爱心得以传递。

新闻推荐

凫山街道:念好招商“四字诀”

□记者张誉耀黄丹报道本报邹城讯2014年12月22日,凫山街道传来喜讯,该街道招商引资的上海河马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文化产业项目正式与邹城市签约。“这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高...

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