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短信一发 干部到“家”

济宁晚报 2014-03-28 07:46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胡恩姣王丽丽朱荣会

最近,邹城市华龙社区轩氏熟食店的聂师傅犯了愁,因为附近的蓄粪池漏水,店铺周围臭气熏天,原本红火的生意冷清了不少。他和小区住户去找物业,物业表示不在管辖范围,需要找市政部门解决。

情急之下,聂师傅想起一个朋友曾说可以在网上查到市里领导的电话,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3月12日给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发了一条短信反映情况。

让他没想到的是,13号一大早,小区所属的千泉街道派了工作人员和住建部门的修理队一起来到华龙社区,不到一上午便把污水管道清理干净,还重新铺设了6米的下水管道,防止再次漏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这些领导干部就像时刻在我们身边一样,真是短信一发,干部到‘家\’啊。”聂师傅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和群众的“无缝隙”对接,邹城市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12年将全市近900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通过当地的《新邹城》报、邹城电视台、邹城外宣网等媒体公开,老百姓动动手指拨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就可以和领导干部实现“零距离”对话。

目前,邹城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从该市纪委、组织部向各个部门、镇街大范围推开,为使活动深入推进,该市发扬“开门纳谏”精神,在公开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社情民意受理中心“三个平台”,通过5312345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及电子信箱、市级领导手机短信、行风热线等渠道,让干部群众联系的通道全面打开。这些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打造了一条群众向党委政府反映困难、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绿色通道”。

围绕访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该市充分利用“三个平台”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受理民意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确保每个问题有认领、有落实,在全方位覆盖的基础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达到了转变干部作风、回应群众期待的双赢效果。

据统计,自“三个平台”建立以来,该市共受理群众反映事项15506件,办复率和回访率达到100%,办结率达到96.9%,收到群众来电、来信表扬2600余次……邹城市的广大干部借助“三个平台”,广开门路听民言、纳民谏,汲取基层营养接了地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积淀了底气。“自从公开了电话、畅通了渠道,我们能更好地在群众的反馈中找到新点子、新思路,心灵受到了洗礼,风气得到了转变。”该市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作室主任王建华说。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清明小长假期间孟府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一

点击查看原图清明小长假期间,孟府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一起穿着汉服畅游景区。清明小长假期间,邹城市在孟庙孟府景区推出“身着汉服游两孟”、“玉...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