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旬兄弟携手献血14年

济南日报 2013-09-26 07:40 大字

累计献血量超14万毫升
点击查看原图■见习记者张梦西通讯员程云

今年59岁的朱炳森和52岁的朱炳林是一对亲兄弟。1996年,朱炳森参与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在他的带动下,弟弟朱炳林也于1999年加入到无偿献血活动中。从那以后兄弟俩经常一起参与无偿献血,如今他们已“并肩作战”14年,两人累计献血量超过14万毫升。

无偿献血中的“兄弟连”

朱炳森兄弟俩是邹城市人,1996年,朱炳森注意到自己单位附近经常有采血车停在那里,就好奇地上前询问。了解到献血不仅能够救别人的命还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朱炳森没有犹豫,进行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当时机采成分血还没有普及,根据献血法规定,朱炳森每隔半年献一次全血。

不仅自己参与献血,朱炳森还鼓动弟弟也参与进来。1999年,在哥哥的影响和带动下,朱炳林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从此以后,兄弟俩经常一起去献血。“有时候时间到了我就给他打电话,问他去不去献血。”朱炳森说,弟弟朱炳林更是个热心人,在邹城市发展了一批无偿献血志愿者,经常组织他们参与义务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这批志愿者里,有不少朱炳林的工友和亲人,受他的感染纷纷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

2012年7月以前,国家提倡18到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2009年,朱炳森年满55周岁,不得不终止自己参与多年的献血事业。但是弟弟朱炳林依然坚持献血,并且开始献成分血,每个月就献一次。2012年7月1日,《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新国家标准开始执行,新标准明确规定,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原为55周岁)。而机采血小板时间间隔从以往的不少于4周,改为不少于2周。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炳森很高兴,他立即到血站询问自己是否能够继续献血。得到肯定的消息后,朱炳森又再一次和弟弟一起捐献自己的血液。而朱炳林也从以往的每月献一次血小板改为每半个多月就献一次。截止到目前,弟弟朱炳林献血量累计达115200毫升,朱炳森的献血量也接近3万毫升,两人累计献血量超过14万毫升。

“不管天气再恶劣,只要约好了就一定会来献血”

25日上午,记者在济宁市中心血站见到了正在献血的兄弟俩。他们一早就从邹城出发,8点多就到了血站。每次到了献血时间,朱炳森兄弟俩总是早晨5点多就从家里赶到邹城汽车站,乘坐最早的一班车到达济宁。由于工作原因,朱炳林每天要上夜班到凌晨三点,到献血的那天,朱炳林休息一个多小时就起床准备。“幸好我那里距车站比较近,要不起得更早。”朱炳林笑着说。

在兄弟俩记忆中,曾经有不少次和血站提前约好要来献血,但是当天天气情况恶劣,不过他们总是选择如期而至。去年冬天,兄弟俩要来献血,当天下着大雪,两个人还是六点多到了车站。由于路况不允许,汽车迟迟不能发车,两个人就一直在车站等待。“当时天冷,把我们俩冻坏了,但是也没想着回去。”朱炳林说,“需要我们来献血,说明这时候可能有病人正需要用血,天气再恶劣我们都要赶过来。”

不能参与献血会心存遗憾,继续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朱炳森明年3月份就满60周岁了,不能再继续参与无偿献血。谈到这一点,朱炳森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色。“毕竟是坚持了十多年的一件事情,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朱炳森说,因长期献血,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十分注意饮食,不抽烟、不喝酒,因长期坚持献血,他感觉全身上下都非常轻松。

和哥哥不一样,朱炳林平时喜欢小酌一杯,但是快到献血的日子时,朱炳林总是自觉地把酒杯收起来。朱炳林说,虽然经常上夜班,但是每次来献血时体检总是合格,他将这归功于无偿献血。“自从参与献血,我也明显感觉到身体舒畅,精神好,虽然上夜班,但是没感觉到累。”

现在朱炳森已经做好了明年之后的打算,虽然不能再继续直接参与无偿献血,但是他决定以后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无偿献血进行服务和宣传,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等我到了这个年龄,我也会和哥哥做同样的选择。”朱炳林笑着说道。

朱炳森(左)和朱炳林正在献血

新闻推荐

看病不需挂号还减医疗费用

■见习记者孔海亭通讯员孟庆楠仲耸“我拿着医院之前发放的联系卡来看病,也不用排队挂号,导医直接领着我到专门的窗口免费办理了就诊卡,然后带我去找大夫看病,最...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