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采摘草莓很过瘾,除了自己吃还要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带走两箱,给爷爷奶奶尝尝
■本报记者李朕葳
3月23日上午8点左右,150余名小记者和家长奔赴邹城市中心店采摘草莓的大军之中。经过一上午的快乐时光,小记者们不仅学会了采摘草莓的技巧,而且准备回家自己种草莓,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两箱给爷爷奶奶尝尝。
摘草莓有技巧
一个小时后,车队准时到达中心店的草莓采摘中心,“咔嚓咔嚓”几张合影后,早已摩拳擦掌的小记者们涌向多个大棚。记者发现,大家装草莓的工具可谓五花八门,有塑料袋,有纸箱,有小盆还有自备的小水桶,不过,大家动手之前却先吃上了。
吃得差不多了那就开始摘吧,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一些用塑料袋装草莓的小记者已经摘了小半袋了,可这时问题也出现了,怎么袋子底下出现“果汁”了?请教大棚里的果农才知道,这种红透了的草莓不好存放。果农向小记者们传授了技巧———摘草莓应该从草莓的底部开始摘,不完全成熟的草莓最容易存放,那种熟透的草莓容易发粘,经过挤压容易出现“果汁”。
比比谁摘得多
记者遇到小记者张兴哲和郑馨娅时,汗珠已经爬满了俩人的小脸。他们是一个班里的同学,报名也是一起报的。摘了一会儿后,张同学托着自己的小盆凑到小美女郑馨娅面前,比比谁摘得多,还要让记者当裁判,记者看了半天,判定两人摘的一样多。
一边比谁摘得多,另一边的程殊瑾、薛欣悦、谢方诺小记者也不甘示弱,三人比谁摘的草莓大、谁的红,又让记者当裁判,这个裁判的确不好当,在“助理裁判”郑馨娅的配合下,最后判定薛欣悦小记者获得了双项冠军。
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
在另外一个大棚入口处,记者看到几名小记者家长手中提着花盆,仔细分辨后,发现这盆里装的是草莓苗。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光摘草莓不过瘾,她还准备回家自己种草莓呢。“这个草莓怎么还有股特殊的香味?”一名小记者家长提着摘的一大袋子草莓问大棚的主人聂师傅。聂师傅倒也坦诚,告诉这位家长,自己大棚里的草莓用豆汁伴着牛奶浇灌过,所以味道好。几名小记者在聂师傅的大棚中发现授粉的蜜蜂后也兴奋不已。聂师傅告诉记者,草莓苗将在5月1日后拔除,自己亲手采摘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他同时也告诉记者,不同的区域情况也不相同。
在离开草莓采摘基地前,记者发现,不少小记者都提着两箱或两箱以上的草莓上车,一问才知道,这些小家伙准备带着自己亲手摘的草莓回去孝敬爷爷奶奶呢,孩子们真有心哪!
看谁摘得多
比比谁的大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利莎通讯员蒋德军黄欣欣不少驾驶员都知道,自2012年5月1日起,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A1、B1、A2、B2)记分1至11分的,驾驶员必...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