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解“贫困锁”得配“好钥匙”

济宁晚报 2016-05-04 07:05 大字

■本报通讯员赵磊张恒运随志刚

春日清晨,秋葵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亮,市住建局驻鱼台县唐马镇宋砦村第一书记韩全启,来不及洗把脸,就直接从村支部的住处,急匆匆地赶往贫困户宋洪奎家的田地里。“韩书记,俺种的秋葵耷拉叶了,这可怎么办呀?”见面后顾不上寒暄,宋洪奎拉着韩全启的手,焦急地说,“昨天上了些复合肥,浇了少量的水,早上起来就出现这种状况了。”“这是由于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幼苗立枯病,好在处于发病初期,注意通风透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要偏施氮肥。”韩全启伏下身子,边查看苗情边电话咨询县农业专家,并向宋洪奎一一讲解。“经过韩书记的指点,俺心里的疙瘩,一下子解开了,对脱贫的信心也更足啦!”宋洪奎乐呵呵地说。

宋洪奎所在的宋砦村,地处鱼台县唐马镇,全村248户1056人,980多亩低产田,土地贫瘠,村民增收困难,是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去年韩全启被派驻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从此,与“素昧平生”的宋砦村为实现“扶贫脱贫”拧成了一股绳。“扶贫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增收,而增收的关键是培育脱贫产业。从驻村当月起,韩全启即会同宋砦村两委成员开展贫困户致贫调查走访,弄清致贫的个性原因和共性因素,精准施策。经过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等措施,村里决定发展黑木耳、绿笋、元葱、秋葵等特色种植。为把想法变成行动,韩全启和村两委干部组织村里20余名村民,到江苏丰县万亩蔬菜基地学习,现场感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看到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青翠欲滴的反季节瓜果、来来往往的人群……村民们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于是,韩全启乘势而为,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实施了支部引路、党员带头、群众共享的“党员带富工程”,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规划种植黑木耳20亩、大蒜100亩、圆葱100亩、秋葵200亩。“以前没种过圆葱,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种了2.5亩紫皮圆葱,今年收入2万多元肯定没问题。”贫困户宋洪恩高兴地说,“是韩书记这把好钥匙打开了俺的贫困锁。”

有了致富产业,还要找到购买“放心农资”、销售农产品的路子。韩全启紧跟时代,引入电商模式,推广“云农场”。“村民在种地中遇到问题或有生产需求,都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告知‘云农场\’,在很短时间就能获得相应服务。”韩全启介绍。他多次带着宋砦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到“云农场”总部学习考察,并建设了全县第一家“云农场”村级子站,还邀请“云农场”专家,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为200多名村民传授了电子商务平台运用知识。同时,组织村干部借助轮流坐班的时机,为村民提供“云农场”农资采购、农技咨询、农产品销售等服务。“云农场”所有产品都直接来自生产厂家,使村民购买的农资,比市场上便宜了20%至40%。“俺今年种了6亩小麦,韩书记给俺在网上订购了9袋复合肥,每袋比市场上便宜36元,一下子就节省了324元,还给送到家门口,既省钱又省力。”说起韩全启推广“云农场”给村民带来的好处,贫困户宋承义如数家珍。

目前,宋砦村“云农场”已销售化肥38吨,预计今年仅利用“云农场”采购化肥一项,全村将节省资金13万元,村集体收入将突破3万元,破解了村集体收入为零的困局,解决了电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第一书记是***的先锋官,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为的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韩全启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驻村一年多,他先后筹资41万元,硬化街巷和生产路1700米;争取省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资助贫困户种植黑木耳,协调财政资金8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办理低保救助44户,慰问困难家庭儿童16名,危房改造6户……“我们还申请了环保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项目,计划投入80万元资金,对村内坑塘进行综合治理,打造乡村游景点。如果规划能得以落实,吸引游客到村旅游,就能带动村民的土特产和农产品销售,使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韩全启看好该村新规划的未来前景。

新闻推荐

鱼台两千名干部清洁家园扮靓鱼台

全民携手齐心,清洁城市环境,共建美好幸福家园。为促进县城环境卫生的大改观,营造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倡导“讲究文明卫生、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鱼台县主要领导...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