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鱼台“良策” “药方”送百姓

济宁晚报 2016-03-22 07:07 大字

■本报通讯员赵磊刘希柱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鱼台县的乡间小道、田间地头,农技专家、“田秀才”、种养大户等扶贫带头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带领农民不断掀起***热潮。“种植杞柳要比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明显,栽培管理也技术简单,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一般一亩杞柳年产鲜条3000公斤左右,以每公斤2.4元计算,每亩收益7200元左右,是水稻、小麦的2倍以上,加工成白条,亩产效益达9000元以上。”清河镇润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然平的精细账,让前来参观学习的张黄镇刘楼村村民刘方瑞频频点头,“俺算是明白了,回去后,就把俺的二亩空闲地,都种上杞柳条,来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连日来,鱼台县振南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王向阳也格外忙碌,许多种植户争着邀请他前去指导毛木耳生产。今年50多岁的王向阳,在20多年的木耳种植中,创建了墙式立体种植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高10倍以上,还自主创新了栽培袋提前打眼技术,把栽培袋的培养成功率提高到99%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木耳大王”。他注册成立的振南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菌种场+基地+农户”模式,利用本地丰富的棉籽壳、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为菌种原料,年生产500万菌种统一供给社员,带动并发展食用菌种植农户300余户,年创利5000多万元。

无独与偶,鱼台县农业局推广研究员张培勇也来到千亿斤粮食工程王庙项目区,向农民讲解粮食安全法律法规,传授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鼓励农民“按方抓药”,“对症下药”。“以前都是看别人家买啥肥就用啥肥,根本不管洒到地里到底管不管用。现在有专家开的‘药方\’,拿着方子买化肥农药就可以了。”古李村村民李小春说。张培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20多年,他开出的“药方”花钱少、见效快,还不影响产品质量,受到农民的信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田保姆”。

鱼台县作为农业大县,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常年与省农科院、山东农大等单位进行联合,重点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模式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搞突破,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增加科技储备,促进农业升级。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项目、绿色证书培训等活动,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及“储备式”培训,全面提高种养能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的从业农民的素质。还适时组织县、镇街技术人员和以“土专家”、“田秀才”等为主的科技巡讲团,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测土施肥等技术,因地制宜提出田间管理措施。目前,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多场,培训农民3000人次,为***和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一泓碧水映水城——鱼台县生态湿地保护侧记

■本报通讯员赵磊刘召敏湖水清澈透明,两岸花红柳绿,绵延的人行步道上,市民们信步闲庭,舒心惬意。这是鱼台县南四湖生态岛的曼妙春景。如今...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