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小垃圾桶“折射”乡村文明路

山东法制报 2016-02-18 12:12 大字

今年过年,记者回到了老家济宁鱼台县老砦镇沙河村。驾车刚拐进村庄街道上,突然眼前一亮:平坦的水泥路面,一眼望去,整洁干净,一个个绿色垃圾桶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马路一侧,煞是亮眼。以往沿街两侧的沟边随处可见的一堆堆生活垃圾已不见了“踪影”。春节期间,记者走亲访友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乡村环境的巨大变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里的街道变干净了,田间地头也“清场”了,昔日的“垃圾围村”如今已变成了整洁宜人的村容村貌。

年除夕下午,刚回到农村的女儿,便开心地和爷爷搞起了院落卫生,将屋里屋外收集的垃圾分别装进了两个塑料桶。最后,合力把它们倒进了离家门口不远的垃圾桶内。看着女儿享受劳动的那股子兴奋劲儿,记者心里很是宽慰:如今的女儿再也不会经历自己那种“被乱倒垃圾”的尴尬——以往随老公回到家里,在清理垃圾后往往因无处可倒而犯难,家人告诉直接倒到院门外马路对面的沟边空地就行,虽心里很不舒服也倍感尴尬,但自己还是和其他村民一样,把垃圾倒了过去。昔日的乡村,因缺失处理垃圾的有效机制,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和清理出处。村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只能是自行找空地倾倒,久而久之,街头村尾的一些沟边空地便成了天然垃圾堆。

“以前是没有条件,想往垃圾桶里倒,也没有,现在好了,村里不仅配备了垃圾桶,还安排了专人负责打扫和清运。”大年初二,记者在村庄街道上,遇到正往垃圾箱里倒垃圾的村民李大爷,他开心地说,别小看这小小垃圾桶,可是解决了我们农民大问题。垃圾再也不用随处乱倒了,现在我们村民,都很自觉地将家里的垃圾往这桶里放。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垃圾清运车就进村把垃圾拖走了,你看,我们村现在多干净亮堂啊!”

村里有 3名专职保洁员,每天都会清扫自己负责的片区街道。“现在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越来越强了,随处乱扔的垃圾也不多了,打扫起来也不累。”正在清扫大街的保洁员张大爷告诉记者,一天要至少清扫1遍,还要全天在岗。他很乐意干这份工作,他随时都会出来查看,发现垃圾就及时清理。

记者发现,不仅村里的街道路面干净了,走进村民家里,各家院落的卫生也都跟着搞了上来。“ 以前家里脏,感觉不到不好意思,现在如果脏了,邻居来串门都不好意思了。屋里院外都干净了,这心里呀,也敞亮多了。”李大婶笑着说道。

记者走出村庄,来到了村外的田野里,以往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农药瓶子和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子也难见踪影了。

沙河村的环境卫生的变化只是鱼台县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随后几天的走亲访友中,所到村庄,几乎都是焕然一新,而这一切,得益于鱼台县大力推进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

鱼台县老砦镇政府工作人员李辉告诉记者,去年年初,鱼台县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城乡洁净工程,引进专业公司和市场手段,将全县各行政村的环境卫生实行市场化运营,统一服务标准、配备保洁人员、统一配备环卫设备设施、统一作业流程和监督检查机制,建立了县镇村垃圾“ 统一收集、 统一运输、 集中处理”为主的环卫一体化运作机制,着力打造起环境清洁优美新农村。

最美不过家乡美。乡村环境越来越干净,乡亲们的心里也更敞亮了,心气更顺了,建设家乡的步伐更快了!本报记者  杜海英

新闻推荐

卞庄街道人大监督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兰陵县卞庄街道结合实际,强化措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取得明显成效。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街道把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