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启:与仨哥哥一起打鬼子
鱼台县张黄镇杈王村退伍的抗日老战士王好启今年93岁,当年他和三个哥哥都参加了抗日战争,如今只有他还在世。他在院前立了一块碑,纪念在河南与鬼子拼刺刀而牺牲的三哥王好胜。虽然已看不清事物、基本听不到声音,但王好启脑子一点儿也不糊涂,聊起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来滔滔不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1942年,王好启在鱼台参加了当地抗日武装,在部队里担任宣传员。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伪军,教唆反动武装发动暴动。日军实施“铁壁合围”政策,鱼台当地抗日武装不得不转移到江苏丰县周边地区活动,为了保存实力,战士们被安排到了农户家中。“当时一个日本军官用生硬的中国话问我‘小鬼,你的小八路的干活?’我所居住的这家大哥、大嫂帮我圆话,说我是他们的儿子,这才让我逃过了一劫。”老人告诉笔者,虽然当时上级领导做了充分的准备,可还是有一些战士在日军的搜捕行动中遇害了。
“所有治疗骨伤的药品全部由日军控制,我们的战士受伤了没药品。”老人说,当时为了缓解重伤员的疼痛,医务人员只好买些肥猪肉,炼些猪油涂抹在伤员的伤口上。入伍后不久,他的右手小拇指的两节手指在一次战斗中被打断,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卫生院用剪刀帮他绞断了连在手上的筋,做了简单包扎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战场。“卫生院长用镊子帮我夹出了一块弹片,另外一块太深,根本不能动。”在老人的头部至今留有一块弹片,每逢阴雨天气,他都痒得厉害。
1943年年底,日伪建立的炮楼越来越多,日军开始大量招收伪军,王好启和另外30多名党员、部队战士混进了敌人内部。其后的某天,上级领导交给他一项送信的任务:“你现在把这封信送到清河王会泉(音译)家中,不见他本人绝对不能把信交出去。”王好启来到王会泉家门口,按照领导给的暗号轻拍了三下木门,不一会儿,门打开了半扇,一位老者从门缝里探出头来:“你找谁啊?”“我找王会泉。”“不认识,你找错了。”王好启正准备离开时,对方又说:“我是王会泉的亲戚,把东西交给我就行了。”后来,对方又说自己是王会泉的兄弟,还说可以帮忙写回信,他这才答应将信交给了对方。回来后,王好启把送信的经过向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领导看到回信后才忍住了怒火没有批评他。后来,领导告诉他,开门的人就是王会泉,因为家里有八路军战士,所以他当时为了谨慎没敢承认自己的身份,也没敢让他进去。
1944年,王好启回到了抗日武装部队中,由于表现出色,被提拔为二排五班班长。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很多战役战斗。建国后,他回到了村里务农,经常给年轻人讲述他过去的事,努力地讲述每一个细节,让后代牢记曾经的苦难与抗争,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现在每年都有政府的补助,过得很好,现在的日子真好!”采访结束时,王好启动情地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乔志宇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鱼台讯(通讯员姜潘峰屈峰)“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加上低保金,我一个月能领到302块钱。”近日,鱼台县清河镇刘楼村村民刘鲁领到了一年的护理补贴,刘鲁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同时又是...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