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态与绿色比翼齐飞

济宁晚报 2015-05-10 07:24 大字

——鱼台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乔志宇姜潘峰

立夏过后,驱车穿行在鱼台县城乡,无论是城镇与乡村,还是湿地与田野,到处天蓝水碧、花红柳绿、鱼跃鸟翔,移步换景,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画中游”的感觉。近年来,鱼台县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加强绿化造林、湿地修复和生态农业等建设,建设美丽生态宜居家园。

湿地再现“雁飞鹭翔”盛景

“羊肠菌生长环境比较苛刻,要求大气、水体无污染。鱼台滨湖湿地又出现了羊肠菌,证明我们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近日,该县农业局蔬菜食用菌专家刘永介绍道。羊肠菌有着“菌中皇后”、“菌中的冬虫夏草”之美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有防感冒、增强免疫、抗癌等作用,新鲜的野生羊肠菌一斤能卖70多元。连日来,滨湖街道孟楼村许多村民每天都到湿地里采挖羊肠菌,村民李新广除去留着自家吃的,还卖了2000多块钱。村民们认为,羊肠菌再次现身得益于孟楼湿地的生态修复建设。

鱼台境内有10万亩湿地。近年来,该县累计投资9100余万元,实施了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其中,新建修复湿地3.3万余亩,退耕还湿8000余亩,堆积生物岛12个,种植红莲、菱角、芡实等湿地植物近7000亩,修复芦苇、香蒲1.5万余亩。今年已种植中山杉1100余株、金丝垂柳500余株、太空莲1.1万余株。目前,该县湿地面积萎缩和净化水质功能退化的趋势逐步得到缓解,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多样性逐步呈现,芦苇丛里又生长出来珍稀的羊肠菌,鱼类种类从36种上升到58种,湿地上栖息的白鹭、苍鹭、野鸡、野鸭、斑头雁数量明显增加,再现“鱼跃鸭欢、雁飞鹭翔”的盛景。

打造靓丽“绿色风景线”

“今年我们采用公开招标、工程造林的方式,把苗木种植和1年内的养护都交给专业园林公司负责,待苗木成活后再交给群众,确保苗木全部成活。”5月7日,鱼台县林业局造林绿化科科长杨慎伟介绍道。该县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等工程,进一步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鱼城、王庙和王鲁等镇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5万亩,完善农田林网12万亩,采取“工程造林、造管结合”的方式,花钱买活树,提高建设标准,增强防护功能。

该县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不断壮大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突出“中国杞柳之乡”特色,以市级杞柳示范区清河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张黄镇、滨湖街道等连片发展杞柳种植5000亩。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大户承包等模式,发展堤堰经济林2300余亩。将镇村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点线面相结合,以“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提升村内绿化、街巷绿化和围村林建设。2014年新增城镇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申报省级生态镇7个、市级生态村40个,张黄、王鲁两镇晋升国家级生态镇。今年将打造美丽乡村20个、生态村103个和市级绿化乡镇2个,镇村绿化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制定奖补政策,拿出专项资金扶持林业生产,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效益“三合一”

每逢夏季,张黄镇夏庄村西南面的2000亩莲藕示范基地里,随处可见上下翻飞的白鹭在田里悠闲觅食,田间弥漫着清雅气息和灵动之美,为群众忙碌的田园生活平添了一份古韵诗意。该村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优势,建成全县规模最大的集藕种繁育、莲藕种植、泥鳅与龙虾养殖等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无公害莲藕示范基地。

该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池塘和水田空间,积极发展莲藕和有机水稻种植,推广稻田养蟹、藕池养龙虾、泥鳅等立体种养技术,形成了渔业精养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立体循环模式。高标准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有机肥,推进肥料生产和使用的生态化转型;加快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进一步构建“畜牧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时,该县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工艺改进等措施,减少工业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长青生物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利用秸秆30余万吨,年发电2亿度,有效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如今的鱼台,环境更美了,人与自然更和谐了,农民的生活也更富裕了。

新闻推荐

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考评组来济宁市

马平昌汇报济宁市有关情况梅永红傅明先分别主持意见反馈会和汇报会本报济宁7月3日讯(记者郝明雷见习记者唐修岳)6月30日至7月3日,省双拥...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