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奇葩竞芳菲
□赵磊报道
本报鱼台讯造型独特的绾结葫芦、构思精巧的杞柳编织、栩栩如生的木版年画……日前,在鱼台县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一件件精美的展品,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素有“曲乡艺海”美誉之称的鱼台县,文化底蕴特别深厚。近年来,鱼台县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普查挖掘,搜寻了百余万字的项目资料,建立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体系,加大成果展示,弘扬传承文化遗产,让民俗文化焕发新生机。目前,已整理出山东清音、木版年画、绾结葫芦等省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13项、县级1059项,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传统手工技艺等九大种类;建立和完善了非遗保护传承人制度,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深入发掘和盘活民俗文化艺术资源,举办全县群众性音乐、舞蹈、曲艺等文化艺术培训班,加强对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把落子、独杆轿、花鼓戏等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非遗保护项目,充实到“万场演出惠民生”演出活动中,全县已组建各类农村文艺队760余支,举办“万场演出惠民生”活动371场次,开展文化艺术培训300余场次。
为把民俗文艺作品转化为生产力,鱼台县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了以华利雅工艺品有限公司、润柳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民俗文化企业,拉花、杞柳编织、木板年画等相继被纳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清河柳编工艺品园区年出口额在2000多万美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德鑫本报通讯员姜潘峰“这一次的秸秆禁烧行动,我和村里的其他入党积极分子一起加入了镇上组织的‘先锋队\’,按时值班,防止田间火灾的发生。”6月25日,记者在鱼台县...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