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唱响善行义举好声音

济宁晚报 2014-09-02 07:37 大字

———鱼台创建“美德鱼台”品牌纪实
■本报通讯员赵磊纪敏孟琳琳

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村村全覆盖;“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率达到90%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1.3%,刑事案件下降15.8%……这是鱼台县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鱼台县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坚持把善行义举四德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唱响善行好声音,汇聚义举正能量,初步探索出一条运用道德、行政、法治“三位一体”创新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搭建社会治理大平台

“以前,确实有不孝顺的子女。现在好了,村里因赡养老人引起的家庭纠纷少了;村民们出门不用上锁,晒东西也不用专门看着!”鱼台县唐马镇陈丙村党支部书记闫运洪乐呵呵地说,“多亏建起了‘四德榜\’,使村里更加和谐安定啦!”

为搭建社会治理大平台,鱼台县在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村有四德榜,榜有我特色”的思路,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对道德模范、典型事迹、赡养承诺进行宣传和公示,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为确保让最优秀的典型上榜,各村采取设立好人好事征集箱、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走访调查等方式,广泛挖掘善行义举。在上榜评选活动过程中,由村民组成评议小组,对于村民推选的“先进”逐家逐户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目前,全县392个行政村的善行义举四德榜都安放在村内醒目位置,上榜人数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建立各类道德讲堂110个,培养宣讲志愿者300余名;发放“四德”建设明白纸15万份,编印《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孝贤故事》等宣传资料2万余册。

聚集社会治理正能量

每年除给85岁的老母亲1000元赡养费外,每天张文举都会看望老人,陪着聊天、做家务、参加文化活动……如今,张文举是鱼台县老砦镇双河村的“明星”,在村“四德榜”的“孝德之星”一栏中名列第一。“善行义举四德榜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村民们都好面子,谁不想上去风光风光呢?”张文举说。

为充分发挥善行义举四德榜的作用,鱼台县积极构建“挖掘、培树、弘扬”三位一体的典型宣传联动机制,深入挖掘“四德”典型。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孝贤人物、“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国家级优秀检察官段成华,“山东好人”刘宝启,“山东好人每周之星”刘爱井,“济宁好人”王树科、陈海龙和今年刚刚入选“济宁好人榜”的马加勇、陈少英等先进典型800余名,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召身边的人,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引领社会治理新风尚

“垃圾随风刮、污水靠蒸发;三天两头吵,四邻真热闹。”在鱼台县谷亭街道和平居委会,村民的两句打油诗交待出了村里以前的混乱状态。村党支部书记李培臣说,这几年村民外出务工的多了,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老人,婆媳矛盾经常是焦点。

今年,以“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主题,鱼台县开展了孝贤文化一条街创建活动,通过对城中村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同时,在道路两边的墙体上,绘制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二十四孝图、村规民约等,在主街显著位置或文化广场周边设置高标准的“善行义举四德榜”,让一面面墙壁变成一道道文明墙。“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经常带着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在和平居委会,吸引笔者的不仅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还有图文并茂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文化墙。“变得认不出来了,整个村子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放假回村的大学生王金虎惊喜地说。

新闻推荐

马平昌在鱼台县调研时强调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实干加快发展

本报鱼台12月11日讯(记者李邦田)今天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到鱼台县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找准优势、发挥...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