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情老曲添新韵
点击查看原图40多个精彩曲目亮相市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前8名将推荐参加全国“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
■实习记者李胜男
7月15日上午,“千年运河曲声扬”济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在运河音乐厅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35支选手队伍,为观众带来了40多个各具特色的曲艺节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展演将评出一、二、三等奖,“成绩前8名的队伍还会被推荐参加今年8月份举办的全国‘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
15日上午,记者在演出后台看到演员们各自抱着自己的乐器积极准备着。一位怀抱着一种“奇怪”乐器的演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这种乐器叫做“渔鼓”,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者则是来自金乡县高河街道魏楼村的辛明军,今年51岁。辛明军老师告诉记者,他是“渔鼓王”高永坤老师的“关门弟子”,从17岁高中毕业,就开始跟着高老师学习渔鼓演奏。“渔鼓表演一般是一手抱鼓拿简板,一手敲鼓。在表演中,只有把手势和鼓点练好了,才能在表演时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在唱腔上,渔鼓表演讲究的是字正腔圆,吐字清晰,闪板夺词,只有这样才能唱出渔鼓的精髓,所以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辛明军老师说。
记者观察到,辛明军老师怀中的渔鼓十分精致,长约一米,外面由层层天鹅绒布包着,鼓的一端还挂着一条红色长穗,露出的鼓身已经泛着油光颜色暗沉,看起来年代久远。辛明军介绍说,这个渔鼓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渔鼓是由7个竹子掏空了竹心拼做而成,演奏起来鼓声清脆悦耳无杂音,可算是最传统的声音。”
本次参加展演的不仅有像辛明军这样的曲艺老演员,更有很多新鲜的面孔,一直坐在一旁的侯典池小朋友就是一位新演员。他来自鱼台县,今年13岁,刚上初二。侯典池告诉记者,他表演的节目是快板书,“今天的节目我是跟搭档一起表演的,他今年12岁,才上小学六年级。”侯典池笑着说。“我从小就对朗诵诗词感兴趣,慢慢的开始接触到了快板书,现在已经学了一年多。”侯典池说,就因为太过紧张,刚才表演的时候还出现了小小的失误,“希望评委们没有发觉吧。”侯典池调皮地说。
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张学忠部长表示,他们这次选送了大概有五六个节目,都是非常经典的曲艺节目,带有浓重的当地地域特色。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和峄山开发的故事,都十分贴近当地生活和文化。“有的节目我们创作了大概五六年的时间,都是演员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被选上参加‘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张学忠说。
刚刚走下舞台的刘邈邈,是邹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演员,刘邈邈说:“刚才两个节目排在一起了,时间仓促来不及换衣服,舞台上又比较闷热,确实有点影响第二个节目的发挥。”在与记者攀谈的间隙,刘邈邈已经换好了下一场表演的演出服,“这个节目会比较有意思,这是我们准备的一个快书剧《走四方》的节选,希望观众和评委能喜欢。”
渔鼓表演《珍贵的礼物》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鱼台一养殖户的母羊产下“双面羊”■本报记者李朕葳昨日,“咩咩咩”的叫声从里屋一个白色塑料筐中传来,鱼台县清河镇张集村养殖户宋建...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