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光景处处新
———济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张彦彦本报通讯员杜炳龙
冬日暖阳下,曲阜武家村如一卷巨幅山水尽显诗情画意:村落整齐划一,花园美观别致,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街巷庭院绿草如茵。夜色初上之时,循着阑珊灯火,村民们三三两两到街路广场休闲散步,享受着轻风吹过发肤的清爽,品味着花香沁人心脾的温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九龙山下这个山清水秀的古朴村落焕发出更具魅力的迷人容颜。
而今,走在济宁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如武家村这样整洁、优美、清新的乡村环境随处可见,如一股清新的风拂面而来,让人感到无限的怡情与惬意。
科学决策定目标
“从今年开始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大力度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下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落后面貌,让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2012年8月1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深刻认识催生重大决策。济宁市清醒地看到现阶段农村环境现状,深刻认识到只有大规模大力度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才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增进农村民生福祉的基础。基于此,济宁市决定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市6200多个村庄的所有道路全部硬化、主次干道全面绿化美化,所有乡镇全部建立环卫机构、每个村庄都有专职保洁员,农村垃圾全部做到日产日清、90%以上的实现无害化处理,努力打造一个规范有序、卫生整洁、生态良好的农村环境。“必须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真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要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要“快”、标准要求要“高”、组织领导要“强”,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为实现美丽乡村“村村有景点,处处是风光”,经过深入详细调研后,济宁市提出“坚持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集中市县乡村四级力量,围绕‘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实施综合治理”的思路,为“美丽乡村、宜居家园”建设指明了方向。
美好蓝图鼓舞人心,声声号角催人奋进,市委市政府的这项重大决策在济宁大地迅速传递。一时间,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声势浩大的整治活动中,轰轰烈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在孔孟之乡这片具有厚重文明的土地上全面展开。
硬化道路便群众
车行兖州市漕河镇乡间村落,平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秀美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在蔡桥村第一条东西主街道不远处, 村医赵大虎正如常在诊所接受村民就医。“之前的路面坑坑洼洼,一遇雨天,我就得在门口的积水区放砖头垫高,方便行人走路。晴天也不行,过个车辆就尘土飞扬,太脏啦。”而去年以来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让他再也不用给来看病的村民垫砖头了。“村内的道路不再泥泞,环境好了,生病的也少了。”
针对农民群众对改善行路难的迫切要求,从农民群众“雨天不踩泥”的朴素愿望出发,济宁市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化为主、硬化先行”的工作思路,率先牵住道路硬化这个“牛鼻子”,在全市基本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村内通、街巷通”,为全面整治工作夯实基础。
开展道路硬化,不止是把路铺平这么简单,确保工程质量更是关键。在硬化工程中,济宁市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了“邀请群众全程参与”的群众路线,对群众宣传,向群众问计,请群众监督,阳光透明的道路硬化招投标、建设施工过程让硬化过程一目了然。为保证工程质量,各村还编制发放了村庄道路硬化技术导则,由专业部门派技术人员进村住户全程指导硬化施工、排水配套,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理公司、群众代表共同组成验收组对村庄道路硬化工程进行竣工,真正把工程质量夯实在一沙一土之中。
如今,除2015年前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拆迁、压煤搬迁、撤村并点的行政村外,全市实际需整治村庄累计完成4734个村庄,整治率93.5%。硬化道路1.45万公里,道路硬化累计投资35.62亿元。
长效机制保村洁
金乡县高河镇牛桥村的程满仓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个新身份———村里的专职保洁员。每天早晨七点天光放亮之时,程满仓便穿上统一发放的橘黄色保洁服,检查了一遍需带的家伙什,骑上三轮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把村路打扫一遍,他还负责把每家每户的垃圾回收到村里的垃圾存放处,等待镇里的垃圾清运车拉走。记者跟随他的脚步围着村子走了一圈,发现以前农村常有的垃圾堆、粪堆、柴草堆“三堆”现象在这里已不见踪迹。“这就是环境整治带来的好效果。”牛桥村支部书记程效忠笑着说:“说实话,以前可不是这样,坑塘都成了垃圾场。现在好了,村民将垃圾分类,保洁员收集到垃圾池,清运公司及时拉走,粪堆和用不了的柴草也都进了沼气池或加工厂。看到家里、街上干干净净,俺们心里真是舒坦多了。”
机制活,则全局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要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确保不是“一阵风”而持久有效开展。
一年多来,济宁市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探索创新,把环境净化美化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以城乡环卫一体为框架,搭建起长效管理平台,全面构建起“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探索形成了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对各整治村庄的村内裸露地面进行全面绿化,实现村内道路和主要场所亮化,并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形成协调统一的建筑风格。设立专项资金对坑塘空地整治进行奖补,通过整治,废弃坑塘由垃圾坑变为水景花园,闲置用地由垃圾场变为健身广场,边角空地由垃圾堆变成了街边小品或边角经济。
一套充满活力的机制,成为建设美丽济宁新农村的指挥棒,激发着各种力量向乡村大地进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济宁市新建垃圾中转站340座,购置转运车辆414辆,新增垃圾池(桶)10万个,新增保洁员1.79万人,新增绿化面积1700余万平方米。从实现有人管、及时清,再到无害化循环利用,济宁市完成了农村垃圾治理的“三级跳”。“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农村旧模样在这里已成为过去时。
齐心汇聚正能量
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是顺利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保障。而财政投入对于整治工作来说只是引导资金,全社会的爱心汇聚让此项工作闪动着温情。在这其中,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去年,汶上县军屯乡王庄村抓住有利契机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热潮。几个月间,村庄路越修越好,越修越长。但就在道路硬化工程即将竣工之时,工程款不足了。看到此情景,村支书杨大欣毅然取出自己存折上的6000元钱投入到工程当中。听到这消息,王庄村沸腾了。村民杨长运说:“我们也要尽一份力,我拿出去年打工的3万元钱修路。”一石激起千层浪,村委大院内一时掀起了捐款的热潮。“杨常法10000元,杨大方3000元,武如营600元……”这时,村民杨光勺、杨大庆等也各自拿出200元钱交到村委。杨大欣落泪了,这是几户低保户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大多是孤寡老人。“修路是全村的事,我们再困难也要为自己的村尽一份力。”杨大欣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大家的坚持。涓涓溪流汇清泉,就这样短短几个小时,王庄村村民就捐资10多万元,共同为铺平道路凝聚了力量。
这样的故事,在济宁市的每个县市区都俯拾皆是。济宁市充分发扬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探索建立了“财政补一点、村居筹一点、群众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了党政协调、村企共建、结对帮扶、全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为整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热心公益、捐资整治5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和个人121个。截至目前,市财政投入奖补资金2.7亿元,撬动县乡村及社会资金41.41亿元,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整治资金44.11亿元。
文明传承谱新篇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这首诗叙述的是孔子高徒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孔子曾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同一个地方,鱼台县大闵村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提高群众精神文明为引领,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村民闵祥福主动帮助残疾人家庭做家务、干体力活;村民樊佑花细心伺候公婆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村民闵凡鹏、闵祥启结对帮扶困难户……大闵村村民以实际行动为闵子精神输入了新鲜血液。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良好的村风和现代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济宁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落脚点,以提升村民素质为手段,培育新型城镇居民,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修订村规民约,强化“门前三包”意识,通过好媳妇、好家庭、文明卫生户评比,通过宣传画册、道德讲堂、送文化下乡、干部驻村规劝等方式,宣传城市管理先进理念,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让传统农业从分散、粗放型经营向集约、规模型经营转变,让农民从单打独斗向产业工人转变,不断拓展农民就业空间。
民间是花,政府是土。修农舍、搭舞台、装广播、建书屋……配套设施一项项地建设起来。在村村“种文化”的可喜局面下,文化氛围形成了,村民便在潜移默化中文明起来。
如今,漫步乡村田野,看清清溪水,沐习习山风,望绵绵绿色,闻鸟语花香。在济宁大地,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思想观念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超越和升华。值得期待的是,一幅新农村和谐建设的美好蓝图已跃然纸上,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济宁模式”正逐步清晰,“美丽乡村、宜居家园”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幸福生活正悄无声息地走进和谐文明的乡村,轻轻柔柔地叩响农民群众的家门。
新闻推荐
———鱼台提升群众满意度掠影■本报通讯员乔志宇巩艳青“这几年,咱鱼台社会平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和谐社会,才是咱群众想要的幸福生活...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