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泥土沁馨香
今年3月,以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大规模驻村入户“三联三访”活动,在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鱼台县正式启动,1724名下派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全力以赴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实现了全县392个行政村全覆盖,领导干部全覆盖,政法干警全覆盖,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干群沟通“零距离”
“下派队员到俺家,知心的话儿拉一拉;农村困难不算小,大家共同找一找……”这个顺口溜是今年鱼台县下派工作开展情况的真实写照。
王庙镇旧城里村村民刘建设说:“前段时间,我按照服务卡上提供的联系电话,对下派队员说,渔塘老化了,淤泥也多了,能不能帮着清理一下。他们很快就给了答复,还真好使!”
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提供建议和求助咨询。鱼台县下派工作团按照“两提一增一改善”驻村工作目标,建立健全驻村承诺公示、“第一书记”群众满意度测评、年度目标督查督办等工作制度,构建“一卡一簿一表一账一坛”立体管理网,推动机关干部“真下真干真帮”,力促达到“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提升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效果。
今年以来,各驻村工作组共走访群众12.2万户,发放民情记录簿620本;制作村情图392个,走访入户率达到100%,实现了行政村和机关干部“两个全覆盖”。
干部下村“结亲戚”
鱼台县委要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每年集中驻村蹲点调研的时间不少于10天;县直部门位和市驻鱼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村作为联系点,每季度至少到联系点开展一次工作,每年蹲点驻村调研时间不少于2周;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每人包保一个后进村,每周与包保村干部群众见面。选派50名机关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群众信访代理员、经济发展领航员、维护稳定消防员、农民教育教导员,指导、协助村班子开展好村级各项工作。
这是鱼台县残联驻王鲁镇王鲁村“第一书记”刘杰的一篇民情日记: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晴。“心里惦记着受灾的“亲戚”木耳养殖户王德刚,一大早,我就和驻村队员一起到村里查看。刘杰到村里时,王德刚正在木耳大棚外忙活,里面许多木耳还没采摘,部分菌袋架倒塌,两个总面积达1600平方的木耳棚也已经摇摇欲坠了。事不宜迟,大家一起动手,帮着干起活来……
一本本民情日记的背后,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真心真情。今年以来,全县各工作组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383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580件,培训党员1.5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74起,十八大期间没发生一例上访事件。
干部帮扶“惠民生”
“这个排灌站建于70年代初,由于设备老化,2台机组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市水利局驻夏庄工作组,争取资金50余万元,对排灌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一下子改善了7个行政村的排灌条件,为村民带来很大的实惠!”鱼城镇夏庄村支书记刘保君说。
市民宗局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项目,投资150万元,整修池塘,全力打造“民族宗教示范生态村”;县农业局驻村工作组协调资金230多万元,为驻点村开挖了净水池,建立了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县环保局驻村工作组今年投资39万元,为所包村新建了文化大院,文化广场,铺设了1200米下水管道,开挖了净水池,购买了办公桌椅……
今年以来,全县下派干部共协调到位无偿资金2363.9万元,到位物质折合资金841.63万元,新建沼气池330口,新修建道路63.2公里,新打井27眼,新挖沟渠116.7千米,新修建桥涵63个,增加村集体收入152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厚峰本报通讯员赵磊高照中乔志宇“我们鱼台县要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按照‘落实年、突...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